養豬場腹瀉的類別有很多,如何區分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
信息來源:河南華倫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2021-03-09
許多豬場發生腹瀉之后,很難區分是病毒性腹瀉,還是細菌性腹瀉,無法正確落實用藥的治療方案,造成損失慘重。
特別是仔豬病毒性腹瀉不能用普通藥物治療。與細菌性腹瀉相比,病毒性腹瀉來得快、傳播范圍廣。因此,我們對腹瀉發生后的初步判斷極為重要。細菌性腹瀉又稱細菌性拉稀,如何區別是病毒性腹瀉還是細菌性拉稀。
1.從發病流行季節中找不同之處:病毒性腹瀉多發于冬季和春季;而細菌性腹瀉可能全年發生。
2.在臨床表現上找差異:腹瀉比拉稀更劇烈,因此在形狀,顏色,氣味和頻繁排便分析。腹瀉多為水樣,也稱為水樣腹瀉。拉稀是大便稀薄,大部分稀薄且呈糊狀。
病毒性腹瀉如豬傳染性胃腸炎:仔豬經常突然生病,表現出水瀉,臭味,嘔吐,脫水迅速,體重和體溫下降,死亡率高達80%。 斷奶的仔豬有水樣腹瀉和嘔吐,大便呈灰色或褐色。
豬流行性腹瀉:患病豬的體溫升至41°C,但腹瀉開始后體溫恢復正常。10日齡以內仔豬病情嚴重,拉黃色或淺綠色的稀糞。豬輪狀病毒疾?。翰∝i有嘔吐和腹瀉,糞便呈水樣至糊狀,黃色,灰色或黑色。
細菌性腹瀉,無論是豬痢疾(仔豬和7-12周齡的仔豬易感染);仔豬的仔豬紅痢(主要影響1-3日齡的仔豬,在7天后很少發生);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黃痢(10-20天大的仔豬),白痢(仔豬1-3天大的仔豬);拉黃色稀糊狀有惡臭味的仔豬副傷寒(大多發生在6個月大的仔豬上, 2-4個月大的仔豬居多,在寒冷或季節性變化中更常見),其中大多數腹瀉可以從糞便顏色、氣味進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