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證券日報 謝嵐 2012-03-13
從去年十月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以來,文化產業的大發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正在召開的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加強文化建設,并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在政策扶持的春雷滾滾之后,各界人士熱烈期盼著金融資本的“春雨”能夠隨之而至。
“兩會”熱議金融輸血文化產業 亟待打通融資“任督二脈”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團總裁、時代出版(600551)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亞非表示,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和資本市場相結合,才能爆發更大的力量,投融資和文化產業的結合要切切實實地落到實處。文化產業正“春雷”陣陣。
去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中央確立了在文化領域“改革促發展”的主線,文化體制改革迅速破題。就在“兩會”前,文化部剛發布了《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該倍增計劃提出在“十二五”期間,文化部門管理的文化產業增加值至少翻一番,年均增速在20%之上。而在此次“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了加強文化建設的命題,提出“要提供優質豐富的文化產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黨中央重視,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這么重視文化產業,群眾消費者都這么重視,對文化產業來講是一個春天。”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出版集團總裁、時代出版傳媒(601999)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亞非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振奮地道。
值得一提的是,王亞非強調指出,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和資本市場相結合,才能爆發更大的力量。大量文化企業特別是中小文化企業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投融資和文化產業的結合要切切實實地落到實處,資金就像是“春雨”。“就像我們說的春雷響了,春雨還沒下,或者春雨下來了要潤物細無聲。”他道。
融資難已成文化產業發展瓶頸
事實上,在此次“兩會”有關文化體制深入改革、推動文化產業發展話題的熱議中,代表委員們大多提出,融資瓶頸是目前困擾中小文化企業的關鍵問題之一,文化產業大發展必須打通這一“任督二脈”。全國政協委員、寶成集團董事長柴寶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條塊分割的產業結構中,文化創意的產業化無法落實,文化產業“一次開發,多次利用”的高收益贏利模式無法實現,金融機構介入其中難以圖利,也是制約中國文化產業和金融結合的一大瓶頸。
全國政協委員、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亦指出,目前,資金匱乏、融資渠道不暢是制約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他表示,雖然2010年人民銀行、財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圍繞現實金融資源和文化產業的有效對接,立足于發揮信貸、保險、證券等多層次金融市場資源,在信貸產品創新、完善金融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和政策指導,提出了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二十項措施。各地區政府部門也紛紛根據各地實際,制定了一些具體的措施。
然而,“盡管各級政府對于支持文化產業發展、促進金融機構文化產業信貸業務做出了諸多努力,但現階段仍然存在政策層面缺乏有效安排、執行層面力度不夠等問題。例如,由政府直接參與的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有待完善、針對文化產業的財稅優惠支持相對薄弱、文化產業產權交易操作不便利、文化產業風險緩釋手段不完整,等等。”馬蔚華在提案中表述道。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銀行(601169)董事長閆冰竹則在自己的提案中對文化金融生態環境的制約,限制了金融機構全面對接文化產業的廣度和深度作了詳解。他認為這主要有四大方面原因,具體表現為:企業誠信狀況、版權保護與侵權狀況、合理授權使用方面仍然不盡人意;版權質押的立法、執法、法律意識還存在法律制約;尚未達成行業共識的版權資產價值評估體系,缺乏權威性版權評估機構;版權交易渠道或交易體制尚未與市場對接等等,極大制約了金融支持文化發展的積極性。
“兩會”代表委員支招金融輸血文化
針對文化企業融資難的困境,在此次“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亦踴躍建言,為文化產業大發展“支招”。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證監局局長左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資本市場作為配置和優化資源的重要平臺應當為文化產業作強力助推,讓文化產業揚帆資本市場。左紅建言,要根據文化企業的特點,對相關制度作進一步完善,使資本市場為文化產業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比如針對文化企業人才是決定因素的特點,制定有特色的股權激勵機制;比如針對文化企業無形資產重、有形資產輕的特點,優化相關門檻設置。
“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壁壘,最終依靠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促進文化資源和要素在更大范圍內流動,推動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引導文化資源和要素向優勢企業適度集中,培育一批文化產業的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談及文化體制改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董事長顧欣則如此道。
他特別強調,當前,特別需要把組建若干家中央文化企業集團公司作為重點,推動中央文化企業盡快上市壯大實力,通過并購重組等多種手段,推動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引導文化產業區域布局合理化。除了加快推動文化企業上市壯大實力,參加“兩會”的銀行家代表委員們也從自己的專業領域出發,為金融輸血文化提出了不少可操作建議。
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在自己的提案中提出了四大建言:一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制建設,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體系,加大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平臺建設力度,完善知識產權舉報投訴受理機制,探索建立更有效的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模式。二是盡快完善版權、質押權等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對版權登記、評估、轉讓、變現等環節的規定。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如設立單獨的文化產業基金、文化產業專業擔保機構等相關中介機構,通過風險補貼、專項補貼等方式分擔文化產業風險。四是加強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體系建設,推進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化進程,為質押知識產權的處置變現提供高效的市場支撐平臺。
“為了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大發展,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水平,我建議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融資環境,出臺相關的定向政策,幫助銀行降低文化產業企業融資風險,引導銀行扶持文化產業發展。”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則如此道。
對此,他具體建議:“政府要進一步加強文化產業企業政策性擔保機構或再擔保機構的設立和引導,對商業銀行為文化產業企業的融資提供擔保,與銀行共同承擔文化產業企業融資風險。”此外,還可考慮設立一定的文化產業風險補償基金,對于金融機構在文化產業融資上的損失,由基金進行一定比例的風險補償。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