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2年02月29日新京報 王佳琳
本報訊 (記者王佳琳)文化部昨日發布《“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間,文化部門管理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平均現價增長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實現倍增。文化產業增加值從4000億至4300億元,提升到8000億至9000億元。
并不包括文化產業全部
文化部副部長勵小捷表示,“倍增計劃”主要是指文化部所管理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十二五”時期翻一番。從時間上講,計劃指“十二五”時期,即從2010年到2015年;從范圍上講,“倍增計劃”并不包括文化產業全部,而只是限定在文化部所管理的文化產業。另外,翻一番的是指增加值,而非其他。
11個重點行業促“倍增”
“倍增計劃”共確定了11個重點行業,包括演藝、娛樂、動漫、游戲、文化旅游、藝術品、工藝美術、文化會展、創意設計、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業。它們將成為“十二五”期間文化部重點扶持對象。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劉玉珠介紹,根據國家統計局當前的統計數據來看,目前文化部所管理的文化產業在整個文化產業中所占的比重為1/3略強。
他說,如果以2010年4000億至4300億元增加值的統計數字為基準,如果“倍增計劃”成功完成,到2015年末,文化部所轄的文化產業增加值應該達到8000億至9000億元以上。
追訪
“倍增計劃”非文化大躍進
問:“倍增計劃”提出“年平均現價增長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等目標。這個計劃的可行性如何?
文化部副部長勵小捷:文化部兩年前就啟動了倍增計劃的研究編制,先后有近50名專家學者、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參與,并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了調研論證,聽取了社會各界的意見。按預測結果,有把握實現“倍增”目標。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劉玉珠:提出這一計劃并不是文化大躍進,而是在科學調研的基礎上做出的。目前公眾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強,并保持著比較旺盛的發展勢頭。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可以看出,從2004年到2008年,文化產業的增加值平均保持在23.2%,從2008年到2010年這一數值保持在24.2%。“而我們這5年提出的規劃是保持在20%,低于2004年至2008年水平。”
計劃的實施也面臨著諸多困難,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政策體系不健全,缺少具體可行的政策。“文化產業僅有11年的發展,原來這是文化事業,不與金融、資本市場發展聯系,現在成為了文化產業,就需要產業政策了。”但建立健全整個政策體系至少需要5至10年時間。本報記者 王佳琳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