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2年01月21日 新華日報
一位名人說,最終決定一個國家競爭力的不是經濟、不是科技,而是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文化產業要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蘇豪控股,正在積極探索文化產業發展之路,用實際行動響應中央的號召,在鍛造軟實力中顯現“硬功夫”。
資源整合形成強大合力
作為蘇豪控股發展文化產業的一個大動作,去年,集團根據整體戰略規劃安排,對旗下的愛濤精品公司、愛濤文化公司、愛濤藝尚公司、弘業藝華公司、弘業輕工業品公司、愛濤環境裝飾公司等六家公司進行了整合,合并后更名為“江蘇愛濤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8億元,凈資產達到了5億元。愛濤文化成為蘇豪控股做強做大文化藝術品經營的重要平臺。
按照多元化經營戰略的思路,整合后的愛濤文化定位于文化工程業務、商貿業務以及藝術品投資理財業務。在文化工程方面,選擇與現行業領域高度相關的項目進行業務拓展,緊扣文化主題,力圖在穩步提升傳統優勢項目經營的同時,找尋新的利潤增長點,實現公司規模和利潤的同步增長。在商貿業務方面,以打造我省文化產品出口的龍頭企業為目標,利用“愛濤”藝術品的品牌優勢,依循傳統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原則,推廣工藝禮品定制服務,開發現代文化產品,擴大國外高端品牌代理權,嘗試國內高端品牌代理,創新經營模式。在藝術品投資理財方面,發揮藝術館藏品作用,藏銷結合,滾動經營,不斷探索和實踐藝術品經營新模式,尤其是以資本市場為載體的高端藝術品經營模式,實現平臺對接、資源互補、借力發展。
文化藝術品經營捷報頻傳
2011年9月9日,江蘇紫金文化產權交易所在省工商局注冊成立,股東方包括江蘇蘇豪投資管理公司、江蘇愛濤文化產業公司、南京市文化集團。這是江蘇省工商局批準成立的第一家全省范圍的文交所,也是全國各文交所中唯一一家有藝術類上市公司入股參與的文交所。
作為文化藝術領域的創新,紫金文交所定位于綜合性文化產權交易平臺,交易產品既有文化藝術品的投資、典當、拍賣,也包括版權、股權、債權、經營權等產權類交易品。紫金文交所積極創新藝術品交易方式,在藝術品交易環節上設置了許多“新規”,比如以信托形式進行藝術品所有權的轉讓、流通,不采用類證券化、連續競價式的份額交易形式;上臺交易的藝術品不公開發行,只針對會員開放,單件產品限定在200名投資者中交易流通。產品選擇上,紫金文交所不將單件藝術品作為文化標的物,而將多件藝術品設計成一個資產包,以降低交易風險。作為交易平臺的信用主體,紫金文交所立足“產權交易、托管登記、融資服務、產業孵化”四大功能,實現了文化產業與金融資本的對接,為文化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通暢的融資服務。
文交所只是蘇豪控股文化藝術品經營的亮點之一,其業務領域還包括文化工程、商貿,藝術品投資理財、藝術品拍賣等。去年,愛濤文化公司與北京榮寶拍賣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達成以現當代工藝美術品拍賣為主、古代藝術品為輔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去年11月,北京榮寶拍賣公司舉辦的愛濤專場拍賣,成交達1200萬元,成交率達到65%,贏得了良好的市場口碑。新年伊始,隨著愛濤首場推廣活動“龍年龍城”專題在常州勝利舉行,“江蘇省工藝美術館”全國推廣活動正徐徐拉開帷幕。
開辟一方文化產業的 “藍海”
做強做大文化產業,對蘇豪控股來說并非心血來潮趕時髦。回看“十一五”,集團所屬公司已經具備相當的基礎。集團旗下弘業集團打造的“愛濤藝術中心”、“愛濤”工藝品牌,已成為集團發展文化產業的優勢資源,品牌效益潛力巨大。“愛濤藝術中心”作為江蘇省工藝美術館,被評為“東方工藝美術之都”,館藏各類工藝美術精品16大類3000余件,藏品種類之全、品位之高、質量之佳為國內少見。愛濤中標并成功運作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江蘇展館的展陳項目,承接了一批省級博物館展陳和有影響的環境藝術工程項目,五次獲得國家級獎項,制作的政府禮品和國禮多次贈送國際友人和外國元首,深受好評。承辦的“臺灣江蘇周”江蘇工藝精品展,展示了“愛濤”雄厚的品牌實力。
按照控股集團的戰略定位,“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提升愛濤文化藝術服務業的價值和檔次,通過調整經營路徑、盤活存量資產、加強藝術創意,培養創意人才,擴大品牌效應,加強產品的文化創意和價值再造,全面提升“愛濤”工藝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依托我省工藝美術資源優勢和“愛濤藝術中心”、“愛濤”工藝品牌影響力,著力培育獨具特色的工藝美術文化系列產品,打造知名品牌,擴大市場份額。完善文化產品營銷體系,形成集約經營,提升經濟效益;積極探索行業資源集聚路徑,將咨詢、中介、拍賣、設計定制、藝術品投資基金等業務與“愛濤藝術中心”平臺對接,集聚各種優勢資源,通過市場化運作,不斷提升文化產品和品牌的價值;通過設計合作、業務聯動等相關業務深度合作,推進工藝美術產業向規;、集約化、特色化發展。加強愛濤館藏精品的管理運作,實現多樣化、系列化和精品化,進一步提升收藏價值。
如果說,以江蘇愛濤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為平臺的文化藝術品經營是蘇豪控股文化產業的一翼,那么,以江蘇蘇豪傳媒有限公司為平臺的非時政類報刊發行業務則是其另一翼。以江蘇蘇豪傳媒有限公司為平臺,蘇豪控股整合我省紡織服飾類非時政報刊資源,拓展非時政類報刊發行業務,進行文化產業領域的新探索。在保持原報刊雜志正常編輯發行基礎上,結合我省紡織服飾類非時政類報刊整合的任務,蘇豪傳媒制定了長遠發展目標,正在朝著紙媒、網媒、視媒一體傳媒集團方向努力。
雖然是新興產業,雖然運作時間還不長久,但回首“十二五”開局之年,人們欣喜地看到,蘇豪控股文化產業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以愛濤文化和蘇豪傳媒為平臺的蘇豪控股文化產業正在尋求更大的平臺與切入點,向江蘇省“航母型”的大型骨干文化企業目標前進。相信蘇豪控股憑著宏大的發展規劃加上獨到的經營思路,一定能在江蘇乃至全國文化領域開創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