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1年10月24日 新京報
據新華社電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文化部部長蔡武日前就《決定》中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內容接受了記者采訪。
2016年占GDP達5%
記者: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處于一種什么態勢?什么時候能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蔡武: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總體速度較快,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步提高。2004年至2010年,全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速度超過23%,2010年全國文化產業的增加值突破了1.1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8%。
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國文化產業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到5%,在全國范圍內可以實現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
市場應起“積極作用”
記者:《決定》指出,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市場對于文化產業,為什么不是“基礎性作用”?
蔡武:在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提出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在講文化產業時,提到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要考慮到文化的產品和服務具有雙重屬性,特別是意識形態屬性。
市場在這個領域中可發揮積極作用,但和其他經濟領域不同,我們還要保證對市場的調控能力,要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這是對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特殊要求,所以要強調市場“積極作用”。
■ 鏈接
中央六措施打造文化產業
圍繞“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這個任務,《決定》從六個方面做了部署。
一是要深化國有文化單位改革 要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重點,加快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改革,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明確提出要推進一般國有文藝院團、非時政類的報刊社和新聞網站轉企改制。
二是要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 要重點發展圖書報刊、電子音像制品、演出、娛樂、影視劇、動漫游戲等產品市場。
三是創新文化管理體制 要深化文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四是完善政策保障機制 要保證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
五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六是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秀的文化成果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