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8月26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在政協禮堂三樓大廳召開專題協商會,圍繞“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進行座談和協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代表全國工商聯出席會議,并以“民營企業發展文化產業大有作為”為題作重要發言。
王健林在發言中提出,萬達集團從2005年開始投資文化產業,目前已進入電影放映制作、連鎖娛樂、大型演藝和藝術收藏四個行業。6年來,萬達集團已在文化產業投資57億元,是全國文化產業投資最多的企業之一,而且投資效益也比較理想,年回報率超過10%,所以民營企業發展文化產業大有作為。
王健林在發言中闡述了三個方面的觀點:
一、文化完全可以做成大產業。文化產業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從國際上看,文化產業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支柱產業。萬達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樣證明這一點,萬達院線在沒有國家金融、政策支持的情況下,年收入由2005年的1.2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17億元,6年增長14倍,按此速度發展下去,5年后萬達院線年收入將突破100億元,成為全球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
二、民營企業可以成為文化產業的主力軍。近幾年,文化產業中做得出色的企業和投資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的企業基本都是民營企業。萬達正在建設的武漢中央文化區和大連金石文化旅游區兩個重大項目,其中文化產業投資超過200億元。包括全球最大的電影產業基地、全球唯一的室內電影主題公園、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大型舞臺秀以及眾多配套文化項目。
三、民營企業發展文化產業具有競爭優勢。文化產業是創意產業,創新和機制是兩大核心要素。相比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創新能力和靈活機制,在發展文化產業中具有比較優勢。例如,萬達集團為了探索文化產業盈利模式,將電影院、劇場等文化設施與商業中心、旅游度假區等結合在一起建設,相互依托,互為支持,使各個文化項目都獲得極佳效益。民營企業的靈活機制,有助于民營企業在世界范圍內吸引高端文化藝術人才,增強民營企業發展文化產業的競爭優勢。
此外,王健林在發言中還對發展文化產業提出了三個方面的政策建議:1、破除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文化產業和其它產業一樣,依然存在玻璃門、彈簧門現象,國企民企不能做到平等對待。2、加快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一是支持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為形成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創造條件;二是文化產業需將藝術和市場結合,需加快培養既懂藝術又懂市場的復合型人才;三是成立多層次文化產業基金,扶持文化產業發展,不僅國家層面要成立文化產業基金,各省市也要成立文化產業基金。3、鼓勵民營文化企業走出去。國家應盡快設立專項扶持基金,鼓勵民營文化企業走出去,擴大中國文化產業的國際影響,提高中國的軟實力。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