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1年08月19日 北京日報
山清水秀景如畫,人文綠色共發展。8月18日,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利用一整天的時間,深入延慶縣濕地保護區、森林公園和農村文化大院,就“加強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主題調查研究。劉淇充分肯定了延慶縣在發展休閑文化產業、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勉勵他們繼續立足首都生態涵養發展區功能定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發展休閑文化產業,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努力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充分發揮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
位于延慶縣西北部的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湖水清澈,群鳥聚集,風景如畫。這家占地6873公頃的保護區,是全市面積最大、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濕地自然保護區。8月18日上午,劉淇、郭金龍走進設立在濕地自然保護區內的野鴨湖濕地博物館,饒有興致地觀看濕地動植物標本展陳,詳細詢問濕地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和生物種類情況。展廳內,匯集了上百種鳥類標本,其中許多是國家珍稀保護鳥類。這些標本全部來自野鴨湖濕地保護區。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金雕、天鵝、黑鸛等絕跡多年的珍稀動物相繼在這里出現,目前濕地保護區內的鳥類多達264種。從博物館出來后,劉淇登上了濕地保護區的觀景塔,察看了保護區全貌。極目遠眺,遠處的海坨山林木蔥郁,媯河煙波浩蕩;近處,大片的蘆葦隨風起伏。保護區內優美的環境猶如一幅油畫,給市領導留下了深刻印象。野鴨湖畔,野鴨嬉戲,游人安閑,呈現出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劉淇叮囑延慶縣負責人,一定要保護好濕地保護區的水資源,進一步改善這里的生態環境;要把濕地保護區建成全市的科普基地,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萬畝媯河森林公園,是北京市11個新城濱河森林公園之一。公園東西長18公里,建設面積1026公頃,其中水面面積298公頃,延慶的母親河——媯河穿園而過。市領導乘船沿媯河察看了公園的建設情況。公園以水為軸,以林為體,山水相依,林城共榮,處處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公園分為上游自然生態休閑區、中游文化建設休閑區、下游自然風景區三段,并建設了36公里長的環河自行車休閑騎游通道。劉淇詳細詢問了延慶縣休閑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延慶縣負責人介紹說,“十一五”期間,該縣立足首都生態涵養發展區功能定位,生態環境建設逐步實現生態景觀化和大地園林化,成為全國生態縣和中國縣域旅游品牌十強縣。劉淇對延慶縣充分利用當地特色資源走生態發展之路的做法表示贊賞,他叮囑延慶縣負責人要充分發揮風景秀麗、空氣清新的優勢,積極圍繞高端旅游、休閑和度假,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大力引進高端文化活動和高端產業,在發展休閑文化產業上做足文章,努力把延慶建設成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富裕文明、幸福和諧的綠色北京示范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把延慶縣豐富的旅游資源推廣出去,吸引更多的市民前來休閑旅游。
下午,北京市領導來到軌道交通S2線延慶站北廣場,了解了軌道交通S2線的運營情況,察看了延慶縣電動出租車分布式充電站。為倡導低碳綠色出行、建設綠色北京示范區,延慶縣投入運營了50輛電動出租車,成為目前全國一次性投放規模最大的電動出租車使用地區。充電樁前,工作人員向市領導演示了電動出租車的充電過程。劉淇與電動出租車司機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了電動出租車的運營情況。得知延慶縣將再增100輛電動出租車、福田汽車公司生產的純電動公交車也將于2011年年內投放市場后,劉淇高興地說,電動汽車符合低碳環保理念,對于保護首都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大力發展。
延慶縣大榆樹鎮東桑園村文化大院內,鑼鼓喧天,村民秧歌隊、舞獅隊的隊員們正在排練節目。近年來,該村積極開展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相繼建成了文化大院、數字影廳、數字家園、益民書屋等文化陣地,在滿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也帶動了民俗旅游產業的發展。在東桑園村數字影廳,劉淇聽取了延慶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匯報,并觀看了東桑園村的村級文化平臺演示。近年來,延慶縣重點推動公共文化設施、文化隊伍、文化活動、文化信息建設,基本形成了具有延慶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了延慶廣大群眾不同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為解決基層公共文化管理人員短缺問題,延慶縣在大榆樹鎮開展了“文化資源管理員”試點工作。通過公開競爭,全鎮每個村都選拔出一名文化骨干擔任村級文化資源管理員。文化資源管理員承擔著全村文化服務和管理的11項職責,使村文化設施從“建得好”向“用得好”轉變、文化設備從“不會用”向“不夠用”轉變、文化活動從“無人管理”向“專業管理”轉變,農村文化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劉淇詳細詢問了文化資源管理員的產生過程、人員構成等情況,對文化資源管理員所發揮的積極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隨后,他走進東桑園村益民書屋,察看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情況,并與來此借閱圖書的村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益民書屋在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中發揮的作用。劉淇指出,要充分發揮首都文化人才眾多、文化設施健全、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強城鄉文化交流,幫助培養農村文化人才,不斷提升農村文化活動水平,使文化建設在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北京市領導李士祥、牛有成、趙鳳桐、魯煒、陳平一同調研。(汲傳排 王濤)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