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1年08月09日 第一財經日報
對于文化產業快速發展與金融服務滯后這一矛盾,上海銀行業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有效信貸投放正持續加碼。
貸款余額近200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上海銀行業近年來在文化產業上的貸款規模大幅增長。截至2011年4月末,中資銀行文化企業貸款余額為199.45億元,同比增加101.4億元,增長103.4%。
在中資銀行文化企業貸款中,固定資產貸款余額119.79億元,同比增加67.29億元,增長132%,主要是國家開發銀行發放的世博會基礎設施項目66.76億元和迪斯尼地塊土地儲備項目20億元;流動資金貸款余額79.57億元,同比增加34.15億元,增長75.19%。
上海銀監局方面表示,這也是近年來上海中資銀行對國家文化產業政策的貫徹落實,加大了信貸投入,實現金融業與文化產業的互利共贏。
據了解,2009年8月,國務院出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其作為綱領性文件對文化產業改革、發展的指引作用更加突出。2010年7月,《上海市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繁榮的實施意見》則提出建好文化產權交易所、培育專業評估機構、扶持文化產業融資擔保機構、鼓勵銀行加大信貸引導力度、建設“文化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庫”等一系列具體措施。
而從貸款投向看,截至4月末,上海地區文化領域貸款余額160.97億元,同比多增85.99億元,增長114.68%。其中,影視制作貸款22.29億元,同比多增15.72億元;廣告貸款17.91億元,同比多增6.14億元;數字動漫制作貸款2.63億元,同比多增2.33億元;出版發行貸款35.45億元,同比多增22.27億元;演藝娛樂貸款4.84億元,同比少增3.26億元;文化會展貸款77.85億元,同比多增31.79億元。
而在支持企業數量、支持重組兼并收購、培育文化品牌、支持中小企業等方面,中資銀行也持續發力。
截至4月末,滬中資銀行支持文化企業328戶,同比增加125戶,增長61.57%。支持重組兼并收購企業1戶,貸款余額1.1億元,填補了去年的空白。培育文化品牌68個,同比增加39個,增長139.29%,貸款余額35.44億元,同比增加12.5億元,增長54.5%,其中產值過億企業數量31戶,同比增加14戶,貸款余額29.3億元,同比增加10.62億元。支持中小文化企業220戶,同比增加64戶,貸款余額25.25億元,同比增加12.66億元,增長100.48%。
創新信貸模式
事實上,早在2009年9月,國開行就與上海市簽訂了《推進上海市文化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明確此后5年,國開行對上海市文化產業支持的融資規?蛇_300億元。
國開行上海市分行已經為迪斯尼項目成立了總分行聯動工作組,從“投貸債租”協同、創新機制等競爭優勢入手,為申迪集團在資本金籌集、土地開發、項目資金管理、基金組建、投行服務等方面提供顧問服務。
依托政策支持,拓寬資金使用渠道,一些銀行在破解文化產業融資難問題上加緊持續發力。
交行上海市分行為企業提供“版權抵押”融資模式,建立新穎的“版權融資”品牌。中行上海市分行向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發放上海首筆播映權質押貸款,在無形資產融資方面開展了有益嘗試。
工行上海市分行則先后推出擔保公司項下貸款、產業集群聯保小組貸款、擔保池項下的保證擔保貸款、文化名人無限連帶責任擔保貸款、商用房租賃改造貸款,滿足了眾多小型文化企業的個性化需求。
同時,浦發銀行[8.87 1.60% 股吧]上海分行與15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合作,引入優質擔保公司,探索推進“銀行+園區+擔保”的“銀元寶”風險共擔合作模式,滿足園區內中小企業融資需求,該行還創造了“投貸聯動+股權質押”新模式、聯動開發批量貸款模式、針對文化創意園區運營方案的“未來租金質押”融資模式。
上海銀行與知識產權局搭建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平臺,與東方惠金文化產業擔保公司合作搭建了專項融資擔保平臺,通過“風險投資+擔保”兩種方式,為本市文化產業提供融資支持。目前,僅東方惠金擔保公司一家擔保平臺已為30戶文化企業提供融資支持,貸款規模累計達7800萬元。
上海農村商業銀行與普陀區政府合作設立了2000萬元的互助擔;,已為3家文化信息企業貸款900萬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