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管理公司(下稱"東方富海")創始人陳瑋6月份來到北京,匆忙的日程中,一個主要安排,就是幫助一位合作伙伴創立文化產業基金。
東方富海并不是唯一參與文化基金的PE,根據《投資者報》記者了解,目前,達晨創投、天圖創投、深創投、紅杉資本、IDG等PE大佬,都已將目光對準了文化產業。
1月22日,規模高達"10億人民幣+1億美元"的影視文化發展基金--大摩華萊塢基金宣告成立;4月25日,中國建設銀行在北京宣布,正式啟動建銀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
這兩年,大摩華萊塢基金、IDG新媒體投資基金、"鐵池"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中華文化投資基金等相繼設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募集及擬設立的文化產業基金數額超過300億元。
"文化創意產業是風險投資的又一座‘金礦’"。作為民營電影發行公司保利博納的投資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會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這樣表示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看法。
六大投資領域
對于任何想投資的人來說,文化創意產業都是一座金礦。
目前文化部正抓緊起草《"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希望從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的思路入手,實現"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將達到2萬億元左右。
同時,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內地娛樂及媒體行業將以9.5%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至1100億美元,大大超過全球2.7%的增長速度。
作為淘金者,PE及其攜帶的300億元人民幣將流向文化產業的哪些領域呢?
根據2010年記錄在案的VC/PE26起文化產業投資,在這些投資項目中,以網絡新媒體、網絡游戲、影視為主要投資方向。在26個項目當中,首次融資項目占70%左右。從投資數額來看,主要在1000萬到5000萬元。
據新元文化俱樂部秘書長劉德良介紹,VC、PE最有可能進入以下投資領域:
第一,細分領域的價值發現。2007年~2010年,在網絡游戲、數字新媒體、影視娛樂等很多方面都擁有成功案例,在2011~2015年之間,很多細分領域非常值得投資機構挖掘,也非常值得企業努力地與投資機構對接。
第二,內容、技術、渠道三分天下。我們提到文化產業,絕對不僅僅是內容制作,就像電影一樣,絕對不僅僅是制片領域。相關的營銷、宣發、院線也都是具有市場價值的。在內容上,除了內容制作企業以外,一些擁有先進技術的公司,比如像移動互聯網,有的公司通過自己的技術將芯片植入到手機,隨著中國移動的手機就可以進行廣泛傳播,通過內置軟件產生相應收入。
第三,計劃IPO的企業。在成熟市場中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企業會吸引到VC/PE的關注,快速形成IPO。像小馬奔騰,在成熟的市場有了成熟的商業模式,在這個市場中擁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這些企業非常容易獲得投資機構的關注。
第四,整合并購過程中存在的戰略性投資機會。像博瑞傳播,他們收購的一些移動互聯網信息公司、游戲公司,包括未來一些大型企業集團要進行并購,有可能產生并購基金的機會。我判斷在未來的1~2年內,中國一定會產生并購性的投資基金,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在文化領域。
第五,大型傳媒出版集團改制上市。統計顯示,大型出版傳媒集團準備上市的企業超過20家。
第六,成熟市場的商業模式變革。比如像網絡游戲,去年已經有專家分析中國網絡游戲市場高度集中、原有商業模式很難再有所增長,產品普遍同質化。網絡游戲行業的商業模式變革一旦發生,對投資機構來說就是非常好的投資機會。
財富示范效應
"除了市場巨大之外,PE涌入文化產業,還有另外一個直接因素,那就是上市公司的財富示范效應。"鐵池文化投資基金相關投資人告訴記者。
以中國最大規模的民營電影發行公司--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公司(下稱"保利博納")為例。作為《神話》、《頭文字D》、《龍虎門》、《孔雀》等熱門影片的發行人,保利博納對許多人來說并不陌生。
2007年,其獲得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兩家風險投資的融資,首輪融資額為1000萬美元,投資比例各占50%;2009年6月,完成第二輪30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機構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貝恩資本和經緯中國。
對于PE的進入價格,保利博納總裁于冬曾表示,并不算十分理想,但也相當滿意,"因為是在金融危機當中,以接近10倍PE進入,第一說明了風險投資看好中國企業,第二也是對博納兩年來成長業績的一個肯定。"2010年12月9日,博納影業如愿登陸納斯達克。上市當日,雖然博納影業最終破發,但是還是以8.5元、26倍PE成功融資9950萬美元。
顯然,如果以10倍PE進入,到2010年12月上市,紅杉資本、經緯創投這些投資機構的收益至少翻番。在利益誘惑之下,自然有眾多風投機構涌入文化產業。
"這幾年我們在國內文化創意市場做過很多投資,國內文化創意市場是非常繁榮的。"這是沈南鵬的親身感受。
PE的投資經
不過,并不是每一家PE機構都能獲利,如果看不清楚,PE一樣容易踩地雷。
那么PE如何在文化產業里淘金,而文化企業又如何接近PE呢?
據沈南鵬介紹,是否付諸行動關鍵是對雙方都有價值。不是企業需要資金就一定要做股權融資,每個企業做選擇的時候都應該慎重。"不要因為我的競爭對手融資,我也融資;或者我這個企業高速成長,我就要融資。"他提醒創業者,要先想想你是否合適,基礎有沒有打好,現在市場環境是不是允許你高速成長,重要的是保持一個良性的商業模型,不能因為融資帶來太多的經營風險。
文資網分析師告訴《投資者報》記者,從2010年上市文化企業中PE/VC的投資行為看,文化企業的資源和商業模式決定了資本流向,PE/VC集中在擴張期或成熟期的企業,但未來3~5年,發展趨勢將會發生轉移--以Pre-IPO階段為主要目標。
"作為行業投資人,我們投資階段比較靠前,以中期為主,投資機構的經驗和人脈可以幫助企業獲得健康發展。"華映資本中國區管理合伙人季薇告訴記者。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