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發揮文化產業獨到作用
歐陽堅表示,根據中央要求,文化產業將會在今后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構調整方面發揮獨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來看,文化產業發展與這一要求尚有很大差距,主要是配套政策措施沒有完善。具體而言,一是有利于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配套措施尚未制定,目前僅有一些零星的、不完整的發展措施,而且這些政策措施分散、趨同。二是一些龍頭性、示范性、重要的文化產業項目還缺乏規劃、布局和投入。三是一些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基地的建設還很滯后,產業還沒有實現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發展。另外,企業規模偏小,研發能力、營銷能力和品牌創立能力都偏弱。
針對上述問題,歐陽堅表示,今后要完善政策,同時要上一些具有示范效應的龍頭項目,培育有一定規模的、有很強研發能力的骨干龍頭企業,通過這些龍頭企業整合資源,帶領中小企業發展,并跟國際同類企業競爭,創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
營造寬松融資環境
歐陽堅透露,文化產業專項規劃即將在今年二季度推出。“現在已經是第四、第五稿了,很快就制定完畢,預計四五月份以前會公布。這會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第一個文化專項規劃。”據介紹,該規劃主要分兩個部分:一是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二是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歐陽堅說,未來5年文化產業的增長肯定會超過經濟增速,“十二五”時期將實施文化產業倍增計劃,也就是用5年時間讓文化產業經濟總量翻一番,年均增長達14.9%。
在談到相關政策如何扶持文化產業時,歐陽堅表示,政府對文化產業進行扶持,主要是營造寬松環境,如銀行貸款、融資上市的標準可以靈活點,門檻可以低一些,為文化企業創造寬松的融資、上市機會。“我們現在正在研究如何評估文化企業的無形資產,通過無形資產的擔保抵押獲得融資。”
就資本市場融資問題,歐陽堅說,去年有3家文化企業在創業板上市,融資額達幾十億。“目前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的文化企業將近20家,今年能上市的會有10多家。未來5年文化企業上市公司會越來越多。”
歐陽堅還透露,目前全國有多個文化產權交易所,北京、深圳、上海各有1個,還有2到3個省正在積極籌備設立類似的產權交易所。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