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中國文化產業網 時間: 2010-11-28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喜羊羊”的主人――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日前表示,“喜羊羊”依舊是“中國籍”,只是與迪士尼公司存在業務合作,將通過迪士尼的播放途徑把“喜羊羊與灰太狼”推廣到海外市場。公眾熱議迪士尼公司收購“喜羊羊”,無疑是文化產業備受公眾關注的一個縮影。而在11月初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上,新增的文化產業成為了新的投資熱點。
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逆差漸小
眾所周知,一國的文化是世界了解一個國家的重要窗口,大力宣傳本國文化可以擴大國家的國際影響力。不僅如此,文化的產業屬性日益突出,許多發達國家都把文化產業作為支柱性產業來發展。同樣,我國也提出要明顯提高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使其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
在此次洽談會上,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副司長李小磊在介紹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狀況時表示,我國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逆差在逐漸縮小。他說,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和對外文化工作的長期積累,世界對中國的興趣日益濃厚,對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內文化產業迅猛發展,中國文化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明顯提高,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文化品牌不斷增加,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據統計,2009年中國境外商業演出團組約為426個,演出場次16373場,實現演出收益約為7685萬元;2009年1月至11月,中國核心文化產品出口94億美元,圖書版權進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1下降為2009年的3.4∶1。在2009年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中國成為主訂國,并實現版權輸出2417項,大型功夫舞臺劇《功夫傳奇》等演藝節目順利走出國門,以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安徽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為代表的不少中國企業開始走向國際市場。
文化產業以創意為源頭,以內容為核心,具有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特點,容易與新技術對接,具有較強的創新應變能力。李小磊認為,積極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有利于中國對外貿易結構的調整,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是對外貿易結構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產品出口價格遠低于進口
盡管我國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逆差在逐漸縮小,但李小磊坦承,我國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步伐還有待加快。據介紹,由于中國文化產業整體實力不強,對外文化貿易剛剛起步,缺乏通過海外市場運作的經驗,存在企業品牌不夠、市場營銷能力不足等問題。因此,雖然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數量有所增加,但文化貿易逆差的現象仍未得到根本改變。
由于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渠道比較狹窄,因此出口價格遠遠低于進口的同類產品,這突出表現在演藝產品的價格上。據李小磊介紹,中國引進和派出的文藝演出每場收入比約為10∶1。我國全部海外商業演出的年收入不到1億美元,不及國外一個著名馬戲團一年的海外演出收入;中國雜技在海外每場的演出價格只有1000~6000美元,我國具有國際水平的團體演出收入平均每場不到4000美元,即使海外演出價最高的雜技芭蕾舞劇《天鵝湖》,每場也只有3萬美元的收入,而海外一個著名樂團在上海的一場演出就能收入3萬歐元。我國多數的文化服務出口只有簡單的勞務輸出,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項目,因此,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國際競爭力和傳播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提高文化“走出去”的質量水平
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不斷縮小文化貿易逆差,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使文化“走出去”的質量水平與中國日益上升的國際地位相適應,李小磊表示,我國將在以下4個方面大力鼓勵、引導和扶持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
一是為文化產品服務和文化企業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落實國家鼓勵和支持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的優惠政策,在市場開拓、技術創新和海關通關方面予以支持。
二是支持體現中國民族文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入國際市場,重點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展覽、電影、電視劇、動漫、網絡游戲、出版物、民族音樂舞蹈和雜技等產品和服務的出口,抓好國際營銷網絡的建設。
三是引導擁有較強實力的文化企業“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鼓勵文化企業通過獨資、合資、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在國外興辦文化實體,建立文化產品營銷網點,實現落地經營,改變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缺乏競爭力的現狀。
四是搭建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的展示交易平臺,通過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國際廣播影視博覽會、中國國際圖書博覽會、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等文化會展,為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搭建交流、交易的合作平臺。同時支持文化企業參加境外國際大型展會和文化活動。
目前國內已有4家專門的文化產權交易機構,據悉,中國北京文化產權交易所年內將掛牌成立,為文化資產交易和并購提供良好的平臺,而關系未來5年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如何發展的產業規劃,目前也正在研究制定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