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來源: 南海網-海南日報 作者:黃晶
內容摘要: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等六大文化惠民工程,現在已經在海南島遍地開花。它們或許就建在居民社區,或是佇立在田間地頭,抑或是走進大山深處、茫茫海邊,潛移默化中改善了海南百姓的幸福指數,提升了幸福的含金量。專題:海南深化文化改革,逐鹿文化強省。
“加快文化事業發展,傳承本地優秀歷史文化,吸納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全面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文化素質,對建設國際旅游島是十分重要的。”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松林告訴記者,不論是百姓身邊的文化惠民工程,還是文化事業經費重點支持的文化精品創作生產,都是為了培育開放、創新、和諧、包容、進取的海南人文精神,塑造多元開放包容祥和的人文環境,都是為了引領和推動國際旅游島建設。
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等六大文化惠民工程,現在已經在海南島遍地開花。它們或許就建在居民社區,或是佇立在田間地頭,抑或是走進大山深處、茫茫海邊,潛移默化中改善了海南百姓的幸福指數,提升了幸福的含金量。
省委、省政府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決定》提出要把公益性文化事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為骨干,以全民為服務對象,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建設國際旅游島提供精神內涵和文化支撐。
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廳長范曉軍表示,要抓好六大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網絡,提升文化產品供給能力,定期組織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充分挖掘海島文化、海洋文化、黎苗文化、紅色文化、名人文化等海南文化資源,編創更多體現海南歷史文化和經典傳說的精品劇目,切實改善和發展“文化民生”,確保增量文化資源向基層和弱勢社會群體傾斜,促進全省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是體現一個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塑造多元開放、文明和諧的人文環境的重要平臺。
按照《決定》要求,我省將以大型公共文體設施為主干,以縣、鄉鎮和社區基層文化設施為基礎,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
據介紹,省博物館二期、中國南海博物館、南海水下考古基地、省體育中心、?诮瓥|國家級體育訓練基地、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海南下一代廣播電視網、海南東線廣播電視微波傳輸網等標志性重大文體設施建設已經逐步啟動。
范曉軍說,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體育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繼續堅持免費開放原則,提高公共文化設施使用效率,鼓勵有條件的單位開展流動服務、聯網服務,堅持面向基層,深入開展“三下鄉”、“四進社區”、東南西北中廣場文藝匯演等公益性文化活動,把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送到城鄉基層。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