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23年03月23日 09:25 來源:安徽日報
最近,朋友的媽媽去廣西旅游,回來后對當地美景美食大加贊賞,但也有一些遺憾。比如,不少受到熱捧的演出以中青年群體為主要受眾,符合老年人審美興趣的演出寥寥無幾。
“銀發族”正成為不可忽視的文旅消費群體。根據全國老齡委的調查顯示,2016年至2020年,我國老年文旅消費年均增速達23%,2021年超7000億元。目前我國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數已經占到全國旅游總人數20%以上。
老年人文旅市場廣闊,但仍然存在著供需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需求端,“銀發族”往往重物質消費、輕文化消費。在供給端,中青年群體消費供給相對較多、老齡群體消費供給相對較少,特別是在文旅消費時段上,缺乏面向老齡群體的針對性設計內容。隨著科技進步和互聯網發展,不會網購門票、用不好手機導航、現金支付難,老年人文旅消費中的“數字鴻溝”不斷擴大。
文旅消費,不該難住老人。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支持養老服務消費。作為“銀發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文旅消費關系到“銀發族”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事關文旅消費市場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培育養老服務消費的新增長點,釋放老年人文旅消費需求,是全社會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也是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的應有之義。
如何讓文旅消費更“宜老”?其一,提供適宜老年人的文旅消費形式。目前市場上為老年人提供的圖書、影視劇、舞臺劇等文化類產品較少,要傾聽和滿足老年人的文旅需求,讓更多合適的文旅項目走進老年人生活。其二,充分開發“銀發經濟”文旅消費時段。老年人作息時間、生活習慣和年輕人不同,體育場館、博物館、商場可以錯開傳統黃金消費時段、增設針對老年人的早間消費時段,社會化老齡培訓機構增設早課時段。其三,打造適老化產品,暢通消費渠道。根據老年群體數字產品使用能力及文旅場景中的實際需求,完善智慧助老產品,適當保留傳統預約與人工服務方式。充分考慮設施設備與老年人的適配性,對旅游景區和文化機構進行適老化改造,配合開發輔助的餐飲、醫護、交通設施,提升文旅消費體驗。
養老問題關乎民生,連著民心。文旅行業要抓住“銀發經濟”的機遇,充分釋放養老服務的消費潛力,提升老年文旅服務質量和水平,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養老服務新需求,為經濟增長培育新動能。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