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23年02月24日 09:42 來源:四川日報
□邊鈺
2月20日,由中國現代文學館、騰訊新聞、谷雨和川觀新聞聯合出品的《文學館之夜》第三夜繼續和讀者相約網絡。節目自2月5日開談,邀請李敬澤、李蔚超、劉震云等名家圍坐,以夜話文學的形式,將文學經典和當下生活結合,涉獵“故鄉”“養貓”“跑步”等帶著濃郁生活氣息的議題,不僅讓公眾看見作家普通的一面,更感受到生活與文學的相互聯系,引發不少讀者的共情,播放量“破圈”效應顯著。
文學作為藝術之母,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記敘和見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也點亮著人們的生活。無論是《詩經》的典雅清新,還是《面朝大!返拇号ㄩ_,都潤澤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然而,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文學曾一度落寞。不少人談“文”色變,認為其小眾、冷門。有的甚至戴著有色眼鏡看待文學,忽視了它的時代張力。隨著互聯網的深度鏈接,文學作品的傳播、閱讀方式也隨之變化。面對新形勢,文學要“破圈”甚至“擴圈”,除了需要作家和文學家轉變觀念,擁抱新潮流,更要在“人間煙火”中與普羅大眾發生鏈接。畢竟,文學不是故紙堆里的“老物件”,而是連接古今,具有濃郁時代氣息的“弄潮兒”。就像當前的“圍爐煮茶”新潮休閑生活方式一樣,不少人在新中式茶社里,借助生活化、場景化、社交化的體驗,重新體味傳統“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的茶趣,重新喚醒“冷落”的茶文化,引發社交新時尚。
這種煙火氣引發的文學“破圈”效應“早有蜻蜓立上頭”。2022年的讀書節目《我在島嶼讀書》,邀請了余華、蘇童、西川等文學大家,在海南分界洲島面朝大海,邀請居民一起開卷品書香。在圍讀讀者信件里,用文學解析生活百態。島嶼慢生活邂逅文學,讓美好疊加,連接更多人心中的文學宇宙。莫言也通過開設微信公眾號,希望在線和年輕的讀者朋友“聊聊天”。莫言不僅定期發布自己的文章,還積極與網友“打成一片”,畫風超萌,金句迭出。不少網友直呼:“沒想到你是這么可愛的莫言!”“接地氣”的方式,讓日常生活和文學不期而遇,也使不少讀者開始更多關注這個可愛的作家的文學作品。文學走入生活,作家從書本躍入眼前,在“促膝”的交流體驗中,潛移默化拉近了經典文學與普通大眾之間的距離。
再快節奏的世代、再新的社會生活,也需要有接地氣、煙火氣的滋潤。藏在文學“圍爐煮茶”式煙火氣背后的,是縱使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對于寧靜致遠心境的向往,沒有止境。這是人們藏在深處的文化訴求與心理需求。它能夠喚醒人們“日用而不覺”的文化情懷,在潛移默化中讓更多人成為文學的參與者、守護者。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