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22年05月23日 01:14 來源:山東商報
當傳統文化遇上現代潮流,國潮風尚應運而生。近年來,國潮經濟強勢崛起,如浪潮席卷華夏大地,受到廣大消費者熱捧。隨著國潮大行其道,文旅大框架下,旅游、服裝、文創、非遺,甚至是美妝等行業也紛紛趕“潮”流,搭上國潮東風。
國潮+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隨著國潮的興起,旅游業也不斷探索國潮“新玩法”。穿漢服、賞古韻、看傳統文化演出……融入各類傳統文化元素,形式多樣的國潮主題文旅活動,不斷“出圈”成為人氣火爆的“網紅”。
國潮賦能文旅融合,正爆發出蓬勃力量。山東是傳統文化大省,近年來山東文旅行業通過充分挖掘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在產品質量、創造性、精神內核、文化表達上下功夫,不斷推進文旅項目深度融合。
作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景區,濟寧市尼山圣境,以獨特的氣質吸引著海內外的賓朋匯聚尼山,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來到尼山圣境,體驗繽紛的傳統文化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禮敬先師、入泮禮、手“讀”《論語》、趣味手作等文化活動兼具藝術美學與文化內蘊。尼山圣境用古禮演出中恣意優美的舞蹈,向游客演繹傳統文化之深邃。讓每一位到來的游客,在場景中感悟傳統文化之美、儒學思想之美、圣人精神遺產之美,打開一扇了解古老中國文化的“門”。
尼山圣境憑借其獨特的景區文化特色,逐漸成為民眾體驗“明禮生活”的網紅打卡地、感受儒家文化的旅游目的地。
國潮+漢服
《左傳》有云:“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華夏一詞,不僅是地理層面的,同時也是服飾之美的呈現。漢服,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杰出工藝和美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象征。
漢服作為傳統國粹與潮流元素融合發展的典型代表,近年來熱度持續走高,漢服市場也迎來爆發。
山東是國內漢服生產大省。根據巷議數據抓取的淘寶漢服爆款省份分布情況來看,在188件漢服爆款商品中,有76件來源于山東,超過了40%。
其中,菏澤曹縣擁有漢服上下游產業鏈商家2000多家,原創漢服加工企業600多家,原創漢服銷售額占全國同類市場的三分之一。此外,濟南、青島等地也都有數量不菲的漢服生產及銷售企業。
隨著漢服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山東漢服廠商在產品上也不斷創新,在原創設計和產品構思方面重點發力。
在濟南,山東太陽鳥服飾有限公司通過挖掘“東錦”以及 2500 年華夏絲綢衣冠等文化內涵,創立“德錦”品牌,同時結合二十四節氣,設計推出了“二十四節氣漢服”,打造新國風高定品牌,并通過“直播帶貨+品牌營銷+線上線下交易”等方式面向全球發售。“德錦”品牌曾多次參加“北京中國國際時裝周”系列活動。公司負責人周麗表示,服裝服飾作為中華文化重要載體,在傳播中華文明,增強中華認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國潮+美妝
在國潮文化崛起的同時,國風化妝品也開始炙手可熱。據《圖譜》統計顯示,目前“Z世代”消費群體(95后消費人群)的彩妝滲透率達40%,中國彩妝消費群體呈現年輕化趨勢,且具有不以出身論品牌、高互聯網黏性等特點,“Z世代”已經逐漸成為了中國彩妝市場的中堅力量。而以“Z世代”消費人群為代表的新青年群體,恰好也是國潮經濟最大的消費人群。
通過國潮+賦能打造爆款產品,山東福瑞達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瑞達)通過跨界創新,不斷打造網紅新國潮。
福瑞達與天貓新文創跨界推出“頤和仙境聯名款”,使山水光影與高科技完美融合,在巴黎展會上吸睛無數;旗下頤蓮品牌與古裝影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強強聯合,將明蘭的Q版人物創意展現在包裝之上;此外,福瑞達同百年老字號榮寶齋攜手推出《簪花仕女圖》限量禮盒,亮相“復現”聯名藝術展;旗下璦爾博士簽約十位藝術家,創新推出“時光至禮限量禮盒”,該禮盒一經亮相就在社交網絡上形成熱點……作為國內透明質酸研發和應用領域當之無愧的開拓者和引領者,福瑞達通過倡導重拾中國文化自信,推動中國文化特色煥發年輕魅力。
此外,百雀羚、花西子等化妝品品牌也都通過國潮元素賦予產品全新的文化價值,通過故宮、哪吒、三星堆等優秀文化元素為品牌增色,在傳播傳統文化的同時,打造適合年輕消費者的新產品,實現品牌文化價值和市場價值的雙贏。
國潮+文創
作為國潮經濟中的弄潮者,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幾乎每一個都是爆款。
故宮博物院推出“朕的心意·故宮食品中秋禮盒”以及“初雪罐”系列廚房調味罐,和麥當勞合作的“上新了·故宮桶”,與肯德基聯名的“十一歡慶桶”……故宮的文創團隊在設計過程中查閱大量歷史資料,力求所用詞匯與史料相符的同時,在表達上更顯親和力,用年輕、時尚的方式呈現宮廷傳統美學,拉近與大眾的距離。
故宮成功的探索也讓山東思考如何將傳統IP實現商業品牌融合發展。
鉛筆是學生必備的日常文具之一,濟寧市孔圣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簡稱孔圣文創)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小的鉛筆之中,創造出論語十二章鉛筆、上上簽鉛筆、魯班枕、創意刨子鉛筆刀、中國典故等十余種文創產品,讓一支支鉛筆成了一件件精致的藝術品。公司負責人楊勝于介紹,國內鉛筆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如果沒有創新,很難有出路。
國潮+非遺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當今的 “活化石”,卻因為它的“老舊”被忽視。如今,隨著“國潮風”大熱,非遺文化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越古老越時尚、越民族越世界,“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一個個傳統手工技藝被賦予當代的審美,不斷解碼“國潮”新玩法。
龍頭蜈蚣、孫悟空、豬八戒、超人、甚至是航空母艦……在濰坊,沒有什么是不能放飛到天上的。濰坊風箏,作為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在不斷開拓創新中,積極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新路徑,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在發展風箏產業的過程中,濰坊風箏藝人在守正創新的基礎上,更是玩出了新花樣,使濰坊風箏更具活力。
濰坊風箏代表性傳承人郭洪利先后與騰訊游戲《完美世界》《王者榮耀》合作,打造了大型風箏矩陣,以絕美的造型、龐大的隊伍強勢“吸睛”。在王者榮耀“輕風戲紙鳶”制作風箏互動游戲中,郭洪利在線教授風箏制作,參與量超8000萬人次,總在線觀看人數超650萬人次,玩家在游戲里共制作了幾十萬只風箏。通過非遺與手游的跨界融合,實現了從單純的娛樂到帶有文化屬性的破壁,用更加年輕和鮮活的方式傳承弘揚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借力好風上青云。風箏這一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在不斷創新中獲得新的發展機遇。統計顯示,濰坊風箏年產值20多億元,在全國市占率約80%,全球市占率超6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