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6-09-15 海南華人國際文化投資集團
9月15日,我集團董事長、總裁阿丁先生個人書法作品展在日本竹寺舉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長萬伯翱,日中友好協會理事長白西紳一郎,日本著名書法家、竹寺住持大野宜白等出席書法展開幕式,并參觀書法展。
《阿丁墨痕竹寺特展》在日本竹寺舉辦
作為一位旅歐詩人、戲劇編劇、導演和書法家,阿丁先生在投身文化產業的同時,依舊筆耕不輟,俯首藝壇。迄今為止,已出版詩集、隨筆、戲劇研究、書法集等作品二十余種,編劇、導演戲劇、電影等數十部,受到國內外文化藝術界的廣泛贊譽。此次展覽是阿丁書法首次在境外展出,完整展現了阿丁先生的磅薄出奇書法造詣。
《阿丁墨痕竹寺特展》展覽現場
位于日本琦玉縣飯能市的竹寺,是日本著名的道場,始建于公元857年,以神佛合一,翠竹環繞而聞名。其創建者天臺宗慈覺大師曾作為留學僧加入最后一批遣唐使到中國留學,在中國游歷十載,撰寫成《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與玄奘《大唐西域記》、馬可波羅《東方見聞錄》并稱世界三大游記。上世紀80年代,竹寺開始與中國的文化交往。1992年,中國向竹寺贈送了象征中國人民深情厚意的牛頭明王銅像,其臺座銘文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詞,“東渡紀念碑”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啟功題詞。其時啟功先生和蘇士澍先生曾專程來到竹寺出席牛頭明王銅像贈送儀式。
參加書法展開幕式的嘉賓合影留念
《阿丁墨痕竹寺特展》由日中友好協會和日中友好會館支持舉辦,旨在增進中日民間文化交流,促進中國書法藝術傳播。在書法展開幕式上,原東京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軍表示,《阿丁墨痕竹寺特展》在日舉辦,既是對老一輩中日書法交流的延續,也是對中日書法交流方式新的開拓。日中友好協會理事白西紳一郎在致辭中表示,阿丁先生對日本有著很深的感情,近年來為中日民間文化交往做出了很多積極貢獻,他代表日中友好協會祝愿書法展在日本取得圓滿成功。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在開幕式上致辭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在致辭中深情回顧了竹寺與中國書法藝術的淵源,認為它很好地扮演了中日民間文化交往紐帶的作用。他表示,阿丁的書法繼承了中國傳統書法中的“二王”書風,體現了勤勉踏實的藝術態度和創新突破的藝術精神,值得贊揚,而阿丁書法展在竹寺的舉辦,則象征著中日書法藝術交流新的開始。
阿丁先生在書法展現場接受日本媒體采訪
在接受日本當地媒體采訪時,阿丁先生表示:書法藝術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血脈,具有極其悠久的歷史和傳統,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日本觀眾了解中國文化打開一扇窗戶,同時也為中日友好交往貢獻綿薄之力。
蘇士澍、萬伯翱等嘉賓參觀《阿丁墨痕竹寺特展》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為阿丁書法展題詞
開幕式后,蘇士澍、萬伯翱、白西紳一郎、大野宜白等嘉賓在阿丁先生陪同下參觀了書法展,并不時進行交流。蘇士澍先生在參觀展覽后,為阿丁先生的下一次書法展欣然題詞,并與阿丁先生和大野宜白先生合作,現場創作了一幅名為《竹韻》的書畫作品。
蘇士澍、大野宜白和阿丁展示共同創作的書畫作品《竹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