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5年11月07日 08:31 來源: 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社會資本“給力”文化產業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介紹了文化部對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的舉措及計劃,眾多社會資本、產業機構分享了他們投資文化的心得和建議,國內第一個權威的、專業的“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數據分析服務平臺”也正式推出。
七成投資來自社會資本和產業資本
今年以來,包括電影在內的諸多文化投資均表現出了較好勢頭。電影前8月票房收入已超去年全年收入,移動新媒體、“互聯網+文化”等板塊也一直是投資熱點。北京新元文智總經理劉德良將萬達、阿里巴巴這類其他產業投資到文化產業內的資本稱為產業資本,與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并列為3種資本類型。有數據顯示,目前文化產業從不同渠道獲得的資金規模約達2000億元,社會資本、產業資本對文化產業的支持比重超過了70%。同時,新三板掛牌企業迄今已超4000家,文化企業達86家。新三板正成為上交所一樣級別的交易所,國家對新三板市場的政策性扶持也逐漸顯現,將有助于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的積極性。
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董事會秘書朱勁松介紹,歷經5年,陜西文化產業投資集團規模已達130億元,覆蓋影視、娛樂、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六大領域,壯大原因還是依靠社會資本。2014年8月,陜西省先行選擇向社會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放開示范項目,旨在促進陜西省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涉及交通、信息基礎設施、文化產業等六領域,其中,文化產業項目最多,達14個。
目前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18家子公司中也有10家有民營資本參與,集團正著重在一級市場打造“筑巢引鳳”的資本運營平臺,旗下已建立陜西文化產業基金、文化小貸公司、P2P文化融資平臺等階級式金融平臺。
蘇寧文化產業集團董事、副總經理馬莉莉談道,蘇寧環球集團原是以地產為主的集團,2012年開始探討產業轉型,并在2013年至2015年期間通過蘇寧文化產業集團這個子公司率先布局“大文體”領域,下設傳媒、文化、藝術三大板塊。目前蘇寧環球資本集團歸屬股東凈利益7.6億元,金融資本的杠桿效益預示著下一步其轉型手筆會更大。
四川省自貢市海天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裴笑叢介紹說,“自貢海天”的文化燈會擁有悠久歷史,成為一個著名品牌,并衍生出了文創產品,其燈會平臺上也凝聚了數百家民間的彩燈企業。去年開始他們進行轉型升級,引入資本后準備在新三板掛牌。
文化部持續激勵社會資本積極性
10月30日,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在上海舉辦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研討會。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副巡視員施俊玲介紹了文化部對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舉措以及下一步的計劃。
施俊玲表示,文化產業司委托相關行業協會開展調研,進行文化激勵政策實施效果的評估。結果顯示,文化產業發展投資被民間資本認為鼓勵扶持力度最大,也是民間資本進入意愿最強的文化領域之一。
近年來,文化部積極推進簡政放權,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一是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文化保留的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共4項,相較2013年減少了69%;二是簡化申報材料,凡是工商行政部門已經登記核準的事項文化部門不再要求提供材料;三是除國家對外商投資的明確規定,文化部門在審批文化經營單位設立時,對最低注冊資本不再限制;四是制定權力清單,已向社會公示,明確各級文化部門審批項目和設立依據。據悉,2014年至今年年中,全國新增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企業數量同比增長83.51%和68.5%,遠高于同期全國新登記注冊企業的增幅,文化創業和投資表現出活力四射的狀態。
最新數據顯示,在不少地區,由社會資本、產業資本等成立的民營文化企業已成為當地主力軍。上海核心產業類文化企業中,民營文化企業占比已達88%;2014年重慶民營文化企業新設立9615家,同比增加90.74%,新增注冊資本354億元,同比增長638.68%,并涌現出豬八戒網等一批優質民營文化企業。
施俊玲介紹,文化部聯合財政部連續3年實施中央財政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大項目——文化金融扶持計劃,通過貸款貼息、債券貼息、保費補貼等方式支持了超過400個文化產業融資項目,累計資金超23億元,極大調動了社會資本、金融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積極性。同時,文化部逐步建立了覆蓋全國的政銀合作機制,搭建文化產業信貸項目庫,充分發揮銀行機構融資功能。此外,文化部結合國家關于投融資體制改革的要求,積極爭取,今年9月財政部發布的第二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已將文化項目納入,對各類金融資本支持文化類PPP項目做出了指引。
今后,文化部將從多個方面繼續促進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一是進一步擴寬社會投資的領域和范圍。除一些傳統領域,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文化金融、文化企業孵化器、文化眾創空間等新興領域。社會投資符合國家重點扶持領域的,可通過項目補助、貸款貼息、保費補貼、績效獎勵等給予資金扶持。二是進一步深化文化金融合作,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助力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三是為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創造良好政策環境。對民營文化企業在立項審批、投資核準、項目招投標、政府采購、評比表彰、申請專項資金、申報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等方面,與國有企業一視同仁。四是創新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機制。五是營造有利于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良好輿論氛圍。
文化投融資數據分析平臺推出
由上海新金錦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新元文智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數據分析服務平臺”,被眾多參會者高度關注。該平臺為文化產業投融資數據分析服務平臺,整合了信貸之外的文化產業投融資數據,使分散孤立的數據走向完整、系統化,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當前文化產業投融資數據支撐的空白,解決了困擾投融資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等問題。該數據平臺主要服務對象為制定產業政策的政府部門、金融及投資機構。
據了解,該平臺包括基礎數據庫、金融機構與企業庫、文化金融指數中心、報告中心、用戶定制服務中心、地方專區六大板塊,可為用戶提供信息查詢、數值計算、指數評級、圖表生成,報告生成及導出等功能。
劉德良介紹,該平臺在其5年持續數據研究分析基礎上,投資數百萬元開發,預計今年底正式上線。目前其企業庫收入企業數量接近4000家,收錄股權投資機構8000多家,將真實反映文化金融各領域特點及趨勢信息。
“文化+資本”成熱點話題
在本屆文化產業資本大會上,“文化+互聯網”、創業模式、新三板掛牌趨勢等話題引發群議,F場也舉行了10個“互聯網+文化”早期項目的融資路演會。
深圳市創意投資集團董事長鐘偉鵬介紹,今年5月他們一改以往線下投資模式,開辟了創業者和投資人的網絡交流平臺,進行在線篩選和撮合。5月的180個項目里投資人只選出17個,10月的120多個項目里面又只選出10個,兩個結果讓他非常意外。“很多投資人非常關注文創投資,但真正投資人非常少,這是有原因的。”鐘偉鵬認為,首先文創企業的商業模式大多不成熟,其次議價要求非常高,天使輪融資時一些企業估值“要價”高達幾千萬元,其業務模式和團隊能力相比則顯得較弱。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思維習慣不同,無論是基金、投行還是銀行,投資人永遠用凈值調查,對文創企業的成長性、核心競爭力等缺少感覺。
創勢資本投資了很多文化項目,但董事長湯旬東仍然覺得很多文化門類尚沒有形成產業鏈支撐,好的創業者不多,文化人才也極為缺乏。
負責京東眾籌文化公益的高雷對文化結合眾籌模式非常看好。目前京東文化板塊已經形成音樂、影視、動漫、游戲、卡通、體育、旅游等幾大平臺,細分平臺也已于今年7月上線。迄今京東眾籌募集金額已達10億元,文化項目占比在半年中比例提升了4至5倍。他們最近的成功營銷案例是三星鋼鐵俠,直接帶動粉絲35萬人參與。
一直從事音樂垂直眾籌的投資人馬客舉例,今年《哆啦A夢》、《大圣歸來》、《夏洛特煩惱》3部影片行業預測均不高,市場證明卻是爆款。電影產業經過幾年發展,涌現出很多新公司、新模式。去年開始,很多資本開始進入音樂產業,也是因為音樂在長達十幾年不景氣的狀況后,出現了更多豐富的平臺和新穎的商業模式。在互聯網時期,音樂人跟消費者的對接平臺甚至也在探索中,這就為音樂人提供了更多價值體現的機會,他們也將持續看好音樂產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