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5年09月19日 08:48 來源: 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體驗式話劇社的融資路徑探索
排練中的螢火蟲話劇社演員
當人們對話劇的認知還停留在經典話劇如《雷雨》、《駱駝祥子》時,覺得話劇似乎離自己很遙遠,實則不然,當下的話劇已成為緊貼當下百姓生活的藝術形式,而體驗式的小型話劇社也越來越受到大眾的追捧。作為當下較時尚的娛樂休閑方式,體驗式話劇社如何生存、如何吸引資本成為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問題。
基金會贊助小型劇社
所謂體驗式話劇社,就是觀眾可以自己參與其中,全程參與話劇制作的每一個環節,劇本創作、挑選自己喜愛的角色出演、甚至可以參與話劇演出過程中舞臺監督、道具、場記等幕后工作。以往以觀眾的身份坐在臺下觀看演出,現在可以實現臺上臺下身份的互換。人們可以做一次主角,過一把戲癮,這種方式吸引了許多話劇愛好者。
對于這樣的話劇社,一般的運作模式多為“會員制+沙龍活動+話劇公演”。話劇社一般面向社會招募成員,每個話劇愛好者都可以免費申請成為話劇社會員;成為會員后,參加話劇社舉辦的各種沙龍活動,活動的經費則是由會員AA制進行支付,沙龍多由熱身小游戲、真實感訓練和經典話劇片段解讀演繹等活動組成;會員可以選擇劇本進行表演或者自己寫劇本、自編自演,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排練,最后尋找演出場地進行公演。
位于四川成都的螢火蟲話劇社表演工坊(以下簡稱“螢火蟲話劇社”)便是其一,創始人之一羅放介紹,螢火蟲話劇社成立于2011年,截至目前,螢火蟲話劇社的成員有20多人,核心團隊大概有11人。他們中有學生、也有上班族,年齡最小的剛滿18歲,最大的也快40歲。5年來,從最初的小試牛刀到開始公演,螢火蟲話劇社不斷成長。
截至目前,該話劇社已排練演出了5場話劇,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是今年7月演出的《暗戀誰的桃花源》,根據賴聲川的經典話劇之一《暗戀桃花源》改編。今年6月,《暗戀誰的桃花源》話劇公演門票正式開售,定價為30元/張。據了解,該話劇社是通過收取會員活動費及話劇公演門票收入維持運營,目前已收回成本。
羅放介紹,劇社成立伊始,所有演出都是自付經費,包括場地、執導、舞美、道具、服裝等,劇迷免費報名參加。“但未來會收取一定的會員費,這也是話劇社未來的盈利點之一。”羅放表示。隨著劇社的不斷發展,也吸引了一些投資者的目光。據介紹,螢火蟲話劇社的《暗戀誰的桃花源》就由成都市金算盤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提供贊助,同時也引起成都市錦江區社會組織發展基金會的關注。
小型劇社能否獲得融資
資本與話劇市場如何實現“對話”,像螢火蟲話劇社這樣的小型劇社能否獲得大的投資機構的青睞仍需探索。
對于話劇社而言,他們關注的是話劇本身,尤其是這種小型劇社,他們更關注的是話劇帶來的自我價值的實現,更多的是半公益性質。對他們而言,有投資方提供全額或部分經費,以合資、合作、共同出品等方式或許是其較好的合作形式。因為對小型劇社而言,投資方投入過多的資本,可能會有使其喪失主導權的風險。比如,投資方過多地干涉項目內容,要求話劇社排演自己看中的話劇,那最終結果可能完全背離團隊的初衷。至樂匯話劇社創始人孫恒海就曾表示,“為錢搞話劇是一件很傻的事情。本質上,話劇是小成本買賣,真要是融資幾億元,對話劇社而言,這些錢其實都沒地方花。”
對于投資人而言,他們關注的則是盈利和擴張。在他們看來,話劇不是一個單純的藝術產品,而是一個商品,所以做話劇的人應當清楚市場定位,清楚盈利方式。不同類型的話劇團隊運作模式,對種子投資、VC、PE等資本類型要求也不同。但不管哪種模式,想獲取投資,重要的是形成規模。
此外,目前在中國影視話劇業,大導演制是主流模式。在這種情況下,投資方就比較青睞由知名人士主導的項目,而對于初出茅廬、資歷尚淺的團隊則容易忽視。而且資本市場是以盈利為目的,大多數投資目的在于賺錢,因此,像螢火蟲話劇社這樣的小型劇社可能很難引起大資本的重視。
眾籌是當前重要融資路徑
在全國,像螢火蟲話劇社這樣的小型話劇社不在少數,同樣是面向普通百姓的話劇平臺的山東舜誼文化成立的舜誼劇社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融資方式。
據了解,舜誼劇社自2012年成立至今已成功排練演出兩部話劇《都市的誘惑》和《曾經》,演出20余場。其中,舜誼劇社以爆笑戲劇《都市的誘惑》為試點推出眾籌計劃,眾籌資金將用于該劇目的排練制作等方面 ,包括導演、排練、演出場地、舞美道具、服裝、燈光、音響、化妝、舞臺監督等,這些都是眾籌計劃支付的部分。
該項目項目分為兩種參與方式,支持680元或支持10元,支持680元一項,限制10人,參與人員將獲得《都市的誘惑》中角色一名,參與正式公演。而支持10元一項,限制300人,每個參與者將獲得演出門票一張,或一張明信片。
對于體驗型話劇社而言,目前眾籌或許成為其重要的融資路徑,要想獲得大的投資機構的青睞仍有一定距離。一位投資人士表示,在文化投資的選擇上,他們更多地會傾向于有一定實力的公司,這樣才能保證客戶收益。而這種小型劇社自身發展不足,無論在運營周期上,還是在盈利方面都有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投資機構會面臨很大的風險。該人士透露,目前其投資公司的文化產業投資一般會選擇較有實力的公司。但該人士也表示,只要這些小型劇社的項目足夠好,也會考慮投資。
目前,盡管戲劇社普遍存在不盈利的現象,但話劇市場在有政策、有市場、有想象空間的當下仍被資本方看好, 需要市場和資本方有更多的耐心。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