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5年08月31日 15:26 來源: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31日(記者 張雪)“無戲劇,不青春;無青年,不劇場”。2015年7月,北京市青年宮與北京市演出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成立的“北京青年劇場”正式誕生。8月25日,北京演出公司董事長張海君做客《文化名人訪》,他講述了打造北京青年劇場背后的故事。同時他表示,18-35歲的青年已經被認為是中國戲劇的主要消費群體。基于如此現狀,希望打造以“青年”為對象的戲劇生態,讓劇場成為青年戲劇的孵化器。
張海君做客《文化名人訪》 中國經濟網記者王澤彪/攝
張海君做客《文化名人訪》 中國經濟網記者王澤彪/攝
張海君講述了打造北京青年劇場背后的故事。他透露幾乎沒用多長時間就毫不猶豫的就定下了這件事情。原因主要有三點:
首先,張海君認為,戲劇還是要不斷地靠青年觀眾去來引導,北京青年劇場未來要培養更多的青年觀眾。
第二,青年的概念在張海君看來,從某種意義上不是一個年齡的問題,而是一種對戲劇的理解,或者是對生活的一種選擇方式,所以把它定位為“青年”。
第三,北京青年宮的定位符合青年劇場的定位。“因為這里是我們國家的青年一代的培養陣地,恰恰跟我們的想法也是一致的,既滿足了青年宮的社會職能,也滿足了我們的觀眾的定位的群體。”
在人才培養方面,張海君表示,北京青年劇場的定位就是要以劇場為基礎,培養、簽約或者是合作一批優秀的青年的戲劇主創人員。“比如說編劇、導演、制作人,是一個整體的考慮。” 在具體培養計劃上,張海君列出以下幾點:
一、通過戲劇的培訓、戲劇的教育培養青年戲劇人才。
二、通過各種高校戲劇的聯盟,給愛好者提供從業余走向職業的可能性。
三、成立青年戲劇工作室,致力于幫助有潛質和才華的年輕人,給他們提供有一個很好的舞臺。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