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5年07月27日 09:24 來源: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7日(記者 張雪)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的不斷發酵,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貿易交流也變成越來越緊密。7月16日,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游記作家、翻譯家、攝影師翁鴻鳴和來自荷蘭的歐盟亞洲研究所項目合作主管吉姆做客《文化名人訪》,共同探討“一帶一路”與文化交流。兩人目前正在中國參加2015“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研修主題都與“一帶一路”相關。他們表示,“一帶一路”是文化交流的平臺,帶來了發展旅游業的機會,但他們建議不要盲目發展旅游業,不要破壞原生態的環境,不要變得千城一面。
翁鴻鳴和吉姆做客《文化名人訪》 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攝
對“一帶一路”的理解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翁鴻鳴說,他之前曾在中亞五國包括阿富汗做過研究,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一定的了解,“我覺得‘一帶一路’對于整個地區來說是一種經濟合作的平臺。因為很多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他們也盼望著可以學習中國在二十一世紀的經濟迅速發展的經驗。”此外,他認為不單單是在經濟方面可以提高合作和交流,更是國家與國家,人與人的交流平臺。
來自荷蘭的吉姆認為“一帶一路”是個規模很大的項目,他表示一直非常好奇這個項目會如何影響這些國家和經濟。“很多人常和我說‘一帶一路’就是跟投資、經濟、貿易有關,但是我覺得文化部分特別重要。”吉姆認為,中國政府要把“一帶一路”做成一個成功的項目,注重文化部分很關鍵。
另一方面,吉姆表示,‘一帶一路’也是中國公共外交的一個部分。“未來,中國政府要告訴別的國家,我們要幫助你們發展經濟。”
研究選題
2015“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是由文化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合作舉辦的一個國際學術文化交流項目,于7月5日至24日在華舉辦,邀請了來自美國、俄羅斯、法國、印度、以色列、尼日利亞等30個國家和地區的36位優秀青年漢學家來華參加研修。翁鴻鳴談到本次研修交流,他認為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平臺,并且介紹了他們的研修主題。
除了記者的身份外,翁鴻鳴還是一個游記作家,他之前在阿富汗待過三年,在中亞其他幾個國家也都做了一些研究,對古代絲綢之路的文化有所研究,因此,他對“一帶一路”的選題十分關注!
來自印尼的翁鴻鳴告訴我們,他目前在謀劃一本關于印尼海上邊境的書。他介紹說,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最大的島國,現任總統佐科·維多多上臺以后,打算把印尼打造成一個海洋強國,稱作“海洋之州”。翁鴻鳴認為,印尼的海洋強國政策跟中國的“一帶一路”有點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我來參加這次研修,也是想了解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到底是什么?‘一帶一路’這個平臺跟印度尼西亞的‘海洋強國’可以有什么合作。”翁鴻鳴如是說。
吉姆做介紹了他的研修主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評價中國政府如何滲入新絲綢之路農村經濟”。他表示,中國發展新絲綢之路農村經濟,不能千城一面,要保持中國西部農村原有的特色!
對于農村借題發展文化旅游,吉姆恰恰認為有點危險。“我們要保護環境,保護他們的生活,尊重他們的生活。我覺得如果農村集中兩、三年世界發生巨大改變,這樣太快有點危險。”吉姆建議,要保留中國西部農村原有的特色,不能是一股腦兒的發展成一個樣子的!
“一帶一路”與旅游
今年3月28日,經國務院授權,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明確提出:“加強旅游合作,擴大旅游規模,互辦旅游推廣周、宣傳月等活動。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國際精品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提高沿線各國游客簽證便利化水平。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郵輪旅游合作”。“一帶一路”如何發展旅游成為大家所關注的話題。
翁鴻鳴表示,他非常認同旅游業能推動經濟發展,不過他表示發展旅游業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開展旅游業。
首先,他認為為了發展旅游去改變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比如讓中國人換上西方的服裝去吸引外國人發展旅游業,這是很荒謬的。”其次,旅游業可以推動經濟,但也必須要有當地自己的經濟基礎,不能完全靠旅游業。最后一點,特別是很多地區原生態的環境就非常美,不能破壞和改變。
來自印尼的翁鴻鳴舉例道,現在很多東南亞的國家,由于需要大量外幣就盲目的發展旅游業,這對文化的影響是很大的,對環境破壞程度也很大。
翁鴻鳴介紹,現在印度尼西亞也在大力推廣農村和邊境的旅游業。他建議政府不能單純考慮短期的經濟收益,更要考慮如何把旅游業當成一個可持續的發展項目!
相關介紹
翁鴻鳴
來自印尼,游記作家、翻譯家、攝影師。曾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擔任外國專家,在阿富汗和中亞王國做過三年自由記者,帕茲瓦克通訊社資深攝影記者。翻譯余華《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創作作品《零點》、《分界線》。
吉姆
來自荷蘭,歐盟亞洲研究所項目合作主管、Bambozo.com聯合創始人。曾擔任歐盟對外事務所亞太部職員和歐洲亞洲事務研究所(EIAS)項目協調員。
2015“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
該計劃由文化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合作舉辦的一個國際學術文化交流項目,于7月5日至24日在華舉辦,邀請了來自美國、俄羅斯、法國、印度、以色列、尼日利亞等30個國家和地區的36位優秀青年漢學家來華參加研修。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