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5年06月17日 16:27 來源: 中國婦女報 任然
原標題:文化部日前出臺2015年扶持成長型小微文化企業工作方案,隨著多項支持政策的疊加,業內指出——小微文化企業發展正逢其時
近年來,針對小微文化企業面臨的融資困難、品牌營銷和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弱、人才缺乏等發展瓶頸,國家各項支持政策陸續出臺給予扶持。近日,文化部出臺2015年扶持成長型小微文化企業的工作方案,對小微文化企業再施援手。方案指出要鼓勵金融創新、拓寬融資渠道,增強小微文化企業借助債券市場、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社會投資等渠道融資加快發展的能力,探索構建服務于小微文化企業的多層次融資體系。
九成以上文化企業是“小微”
文化創意門檻低,硬件設施依賴性不高,令小微文化企業正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戰場。如今,我們可以非常切身地感受到小微文化企業無處不在,他們的產品和服務正影響甚至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比如手工藝品、各種APP以及微信等。
今年4月,國家統計局首次發布了小微文化企業有關統計數據。2013年末,全國共有小微文化企業77.3萬個,占全部文化企業的98.5%;小微文化企業共有從業人員979.9萬人,占全部文化企業的63.3%。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小微文化企業所創造的價值也在不斷增加,2013年,營業總收入已高達38306.8億元。
支持政策不斷疊加
蓬勃的發展現狀及其遞增的價值,必然會引起各界的高度關注及對其的展望。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認為,當前政策環境給小微文化企業帶來利好消息,其發展空間和前景十分廣闊。
201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提出順應網絡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趨勢,加快發展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指出:“雙創”將推動和形成繼20世紀80年代的個體戶創業潮、90年代網絡精英創業潮之后的第三次創業潮。創客時代,文化創意對經濟的引領已成為“雙創”戰略的一個引擎。
5月11日,文化部等《關于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意見》公布,鼓勵小微文化企業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和政府采購,為小微文化企業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針對小微文化企業面臨的如融資困難、品牌營銷和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弱、人才缺乏等發展瓶頸,國家各項支持政策陸續出臺。地方政府也不斷出臺各種措施,通過減免稅收、財政補貼、幫助融資等方式進行資金上的扶持。
除了在管理、人才、金融上的扶持,在“市場準入、公共服務等方面,各級文化行政部門都有很多新的舉措,形成了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政策疊加。”文化部產業司副巡視員施俊玲近日在文化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小微文化企業的發展正處在一個“非常好的政策空間”。
近幾年,為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國家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文化部就已清理了很多行政事業性收費。”據施俊玲介紹,2014年我國商事制度改革以后,新登記注冊的文化、體育、娛樂業企業同比增長83.51%。
新常態對小微文企是利好
即使“目前我國國民經濟進入了新常態,從高速增長逐步向中高速增長轉變,但對小微文化企業的發展來說,還是利好。”施俊玲認為,日益旺盛的文化消費需求,為小微文化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而人們的消費需求向個性化和多樣化消費發展方向轉變,生產的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的特征,新興的產業、服務業和小微企業的作用一定會凸顯。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的引擎,經濟形態、分工、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轉變。那么,對小微文化企業而言,它的機會更多。“應該說小微文化企業的發展正逢其時。” 施俊玲說。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