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5-05-20 羊城晚報地方版(廣州)
于木子 陳瑛 謝思文 朱坤偉
5月18日,第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謝幕。十年磨一劍,鑄就了文化產業發展的輝煌之劍。而在這塊不斷開拓的文化產業版圖上,一塊肩負著開拓創新的新“高地”正在崛起。深圳光明新區,發展綠色生態的同時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綠色新城,連續7年GDP增幅位列全市第一。
結合自身傳統優勢產業,光明新區站在新的起點上,積極推動創客活動,5個眾創空間在文博會期間掛牌成立,將傳統優勢產業與文化創意深度融合;力推創客文化,讓文化產業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截至19日光明分會場閉幕,光明新區兩分會場成交額達17.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30%。光明新區黨工委書記張恒春表示,新區將以此為新起點,將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推動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第十一屆文博會,喜德盛國際休閑文化創意產業園、深圳光明居家服飾創意谷兩個分會場,深圳鐘表設計創意港、第五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光明新區草地短片嘉年華活動點、光明華強創意產業園招商推介會暨“華強云+”發布會活動,形成了光明新區“兩分會場三活動點”的全新格局。一帶一路、創客、互聯網+,這是一個向市民展示光明文化的新窗口:這里的經濟發展再現“深圳速度”,這里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戰略性興起,這里的居民在綠色新城中享受著健康休閑的多彩生活。
文化建設實現跨越發展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重要的軟實力。光明新區成立以來,貫徹“文化強市”戰略,始終將文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新區文化館、圖書館、體育中心和群眾體育中心“兩館兩中心”等一批大型文體設施建成投入使用,公共文化設施加快完善;文藝創作精彩紛呈,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以“文化+”為引領的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新區文化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文博會作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也成為新區展示文化發展成果、推動文化跨越發展的重要平臺。
傳統優勢產業華麗轉型
光明新區是全市高技術發展的主戰場,也是重要的傳統優勢產業聚集區。鐘表、內衣、模具三大傳統產業對于光明新區來說,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既是產業規律,也是城市化進程的客觀需要。轉型升級之路怎樣走?這是新區成立以來就提上日程的課題。第十一屆文博會上,由創意學院、博物館、品牌街區、演藝發布中心、夢工廠、創意網六大板塊組成的光明居家服飾創意谷,攜國際居家服飾文化創意產業論壇、居家服飾創意網、三場主題居家服飾時裝秀強勢來襲,無一不展示光明內衣產業在轉型升級發展中的積極探索。
在光明新區,用文化創意引領企業轉型升級,已經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個縮影。以“悅享時尚之光”為主題的光明鐘表文化設計創意港,在此次文博會期間舉辦行業創客沙龍,聘請國內鐘表大師參加行業高端論壇,多途徑展示鐘表文化和創意產品;設鐘表工業旅游區,展示鐘表設計與制作工藝。光明新區大力實施園區聚集戰略和大項目帶動戰略,初步走出了一條以文化創意促進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新路子。
騎行文化引領休閑生活
在中國,騎行文化越來越被人們所喜愛,在休息的時間騎騎自行車已經蔚然成風。光明新區的喜德盛國際休閑文化產業園,是深圳文博會上唯一一個以自行車騎行文化為主題的分會場,它以“低碳生活,創意休閑”為主題,凸顯“文化+休閑”、“文化+科技創新”,更在其中將親子文化與自行車騎行融合起來,大受市民歡迎。
“互聯網+休閑文化產業”高峰論壇、休閑文化自行車創意設計比賽、自行車文化微電影展播、越野自行車表演賽、自行車特技藝術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文化休閑活動在文博會期間逐一上演,沒過足癮?沒關系,光明新區已建成慢行和步行“綠道系統”,轄區居民出門即可人在城中,騎行在綠中。
“科技范”、“國際范”并存
光明新區在文博分中展現出滿滿的“國際范兒”。戛納電影節開始了,雖然不能趕到法國,光明新區的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也可以讓市民過癮,這里可以看金鵬獎獲獎國際新媒體短片。整個活動按“明星專場”、“加拿大西班牙專場”、“法國墨西哥專場”分期展映,還同時開展了兩場新媒體短片欣賞、專業創編等專題沙龍。為增強影響力,活動啟動儀式邀請了來自15個國家的導演、演員嘉賓參加。
第十一屆文博會期間,光明華強創意產業園發布了專為文化創意產業量身定制的“華強云+”運營系統,并啟動“華強云+”朋友圈計劃;舉辦文化創意產業高端論壇,邀請來自深圳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的行業代表、研究學者等參與。“華強云+”運營系統充分體現了當下流行的“互聯網+”元素,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創新融合云創意、云融資、云研發、云制造、云銷售、云服務,并首創“未來+”開放式園區運營第三方應用平臺,可為企業提供全發展周期的一鍵加速系統,打造產業4.0時代的智慧園區。這個寫滿了“科技范”的華強文化創意產業園,正是光明新區意識到“文化+科技”對構建新區現代新產業體系的重要性而專門引進的。華強創意產業園項目總投資51億元、預計年產值超100億元。這是光明新區第一個超大型、綜合性文化產業項目,對于新區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實現文化創意產業內涵式增長、跨越式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文化+創客 五大眾創空間授牌
互聯網與制造業結合正在催生創客創業的新經濟模式,深圳建設“創客之城”為光明新區建設全球創客中心提供機會窗口,光明新區抓住這個重要的重要的歷史機遇,將創客與傳統產業聯系在一起,構建創客創業生態圈。智能制造眾創空間、智慧時間眾創空間、尚源內衣眾創空間、光明國際時尚眾創空間和智能自行車眾創空間五大眾創空間文博會期間閃亮登場。
其中,“智能制造眾創空間”位于模具基地機械行業協會大廈,空間面積約1500平方米,由機械行業協會運營管理,下設產學研合作、人才培育、科技信息、國際交流、投融資服務、市場推廣等六個服務平臺。
為能夠把創客融合到鐘表產業中,提供創客更多創作空間,光明新區大力支持深圳市鐘表行業協會在鐘表產業集聚基地內建立 “智慧時間眾創空間”,并在文博會專項活動上進行了揭牌儀式;顒悠陂g特邀請了國內首個成為瑞士獨立制表人正式會員馬旭曙等鐘表創客代表人物參與“智慧時間創客造”的論壇,展示鐘表創客文化的無限創意和革新精神。
“尚源內衣眾創空間”將設立在光明新區招商局光明科技園,以建設創新創業孵化器為突破,著重于內衣款式原創設計,內衣面料及輔料、加工制造的創新,并與傳感設備、智能硬件逐漸融合,打造可穿戴設備創客空間。
“光明國際時尚眾創空間”主要包含九大板塊:創意學院、博物館、品牌街、演藝發布中心、夢工廠、文化公園、創意網、物流區和運營總部。目前,創意學院、博物館等板塊已投入運營,其他板塊將于今年12月前陸續投入使用。
“智能自行車眾創空間”設立在光明新區公明街道樓村喜德盛工業園,空間面積約600平方米,以構建開放創新創業平臺為宗旨,打造“創客沙龍區、創客工作坊、創業成果區、公共服務區”四大版塊。喜德盛財務部經理李向榮對記者介紹說,喜德盛幾年前就已經在著手研究“智能自行車”,目前時下熱點是在原來基礎上加裝智能芯片,“有了智能芯片就可以記錄路線、里程等等數據,并且可以共享。”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