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產業網 時間: 2014-09-28 來源:中國文化報 【字體:大 中 小】
在文化創意產業活躍、文化金融概念崛起之初,就有業界人士暢想,能否在一些發達城市建立起一個貫穿文化金融全過程、上下游的大平臺,綜合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及各種附生問題。如今這個平臺已經在南京率先實現。
由南京市文化集團籌辦的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成為全國首家文化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構建起了包括文化銀行、文化小貸公司、文交所、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版權評估公司、天使基金、風投基金等在內的文化金融全套服務鏈。據悉,接下來,南京市也將借此爭創“國家文化金融試驗區”。這個文化金融大平臺究竟運轉如何?融合之后的威力如何?記者近日一探究竟。
“文化銀行”“文化小貸”領銜
南京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雛形籌劃伊始,從2013年初開始,當地政府就從頂層設計入手,共有南京市委宣傳部、市金融辦、市文廣新局、市人行營管部、市財政局、市文化集團6部門聯合組成調研課題組,先后走訪了南京銀行、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紫金集團、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等金融機構,為平臺搭建作設計框架。
去年11月,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正式投入運作,截至2014年8月底,已入庫優質企業1200余家,并與全市11個區、8個市級文化園區、11個行業協會等,形成一張覆蓋全市的文化金融服務網。
通過遴選,該中心確定南京銀行、交通銀行、北京銀行、中國銀行各一家支行作為全市首批“文化銀行”,發揮示范作用。截至2014年8月底,4家文化銀行已累計向初創期、成長期文化企業發放貸款97314.87萬元。同時,本著探索創新服務文化企業金融或準金融組織形式原則,該中心由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牽頭出資8000萬元,吸引社會資本1.2億元,成立起全國第一家文化小額貸款公司,截至目前已向本市60余家文化企業提供綜合授信,累計發放貸款41160萬元,年均資金周轉率達到4次以上。它秉承小額分散的原則,在“文化銀行”之間拾遺補缺。
其中,南京銀行推出“鑫動文化”品牌產品,包括演藝貸、出版貸等八大系列文化產業領域專屬金融產品,并制定出差別化信用評價體系,對中小文化企業貸款適用基準利率。2013年,該行累計發放文化企業貸款15.8億元,其中文化企業首貸戶占比就超過50%。北京銀行南京分行結合南京文創產業發展實際推出以企業商標質押為代表的未來收益權質押等擔保創新,把企業的無形資產變成了“真金白銀”。
南京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主任王蕾告訴記者,該中心架構同時借鑒了南京原先較成熟的“科技金融”模式,“文化銀行”也是從為“科技金融”服務的9家銀行中遴選而出。“文化銀行”不是個虛的概念,南京銀行等都已經建立了專門的文化金融事業部,文化企業已是他們的常規服務客戶。對于符合銀行提出的企業資質要求的,就可以向這幾家銀行提出融資申請,一般均按基準利率發放。而不符合資質要求的,中心也會幫助推薦小貸公司,因風險較大,貸款利率也會高一些。該中心要求文化小貸公司的7成資金要向文化領域發放。
而針對文化企業抵質押物不足部分,南京市也從市文化產業專項資金中提取3000萬元,用于文化企業債務性融資出現損失后的一定比例風險補償、文化信貸利息補貼等,建立穩定的政府財政扶持引導和風險分擔機制。同時,該市科技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覆蓋文化銀行,對符合條件的企業貸款所發生的損失,也同樣由風險補償金和銀行共同分擔。據王蕾介紹,對于風險的補償由市、區兩級財政和文化銀行按35%、35%、30%的比例分攤。
文化信用貸款初露崢嶸
南京摩爾貓貓文化發展公司是一家集摩爾貓貓網站、戶外高端大型LED彩屏、炫動106.6南京青年之聲電臺為一體的多渠道傳媒有限公司。2013年6月,摩爾貓貓與南京銀行進行溝通,并申請貸款。但由于貸款利息過高、貸款方式等限制一直未貸款成功。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成立后,摩爾貓貓成功入庫,作為第一批企業申請文化貸款。最終于去年12月以信用貸款的方式申請獲得基準利率的文化貸款。
成立于2010年的南京睿辰欣創網絡科技公司屬于一家成長期文化企業,主營業務為虛擬現實技術開發與應用。在2013年初已取得了多項自主知識產權,進入了快速發展期。當年度該公司拿到了一個千萬元以上的訂單,但是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研發資金,企業馬上就想到了銀行貸款這條路徑。但由于輕資產創意企業無法提供傳統銀行貸款所需要的抵押物等擔保措施,當地多家銀行均表示無法辦理。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幫助企業組織了專場銀企對接會,最終交通銀行文化支行多次對企業拜訪,確認了企業的技術領先和市場地位后,通過快速審批流程給予其300萬元信用貸款額度,并于2014年4月成功發放。在融資支持下,2014年底,睿辰欣創銷售規模與利潤水平增長幅度均在100%以上。
據王蕾介紹,信用貸款需求正愈加旺盛,但目前全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問題又非常突出,南京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接下去將依托全市文化企業資源庫、人民銀行中小企業信用信息輔助管理系統、省市文化產權交易所等環節呈現的信息,探索各種組合增信手段,為文化企業提供第三方信用信息咨詢服務,建立起文化企業的信用體系。
上下游的金融放大效果
南京市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經過一年運轉初見碩果。據悉,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運行10個月以來,共接受融資申請263筆,向四家文化銀行及小貸公司推送貸款需求達343次,促成新增貸款10.7億元,這些貸款總額雖不大,但支持企業戶數達179家,戶均貸款額597萬元。由此數據可以看出:相當數量的文化中小企業通過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這個平臺推薦,獲得了融資機構的資金支持。而且,這其中以基準利率發放的優惠貸款12726萬元,更讓文化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了資金價格的優惠。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還促成銀行向本市小微文化企業授信1.7億元。而放大到全市觀看,截至2014年8月底,南京地區文化貸款余額171.92億元,其中小微企業余額約為60.17億元,同比增長57.63%,遠高于同期其他各項貸款增速。
王蕾介紹,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已初步構建起完善的文化金融服務鏈。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系列規模初具,其中由6家國有、民營企業共同先期發起的1億元“文化創業投資基金”運行良好,已有所投企業進入上市輔導。1億元南京文創天使投資基金已經完成組建開始運行,為處于初創期的文化企業和領軍人才提供資金扶持?傄幠10億元,初始規模4.7億元的新興文創產業基金已于2014年上半年組建完畢,并設立開放期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將重點圍繞文化創意重點產業門類,以資本為紐帶開展產業鏈的整合和并購。
同時,該中心還充分發揮省市文化產權交易所的現有功能。江蘇省文化產權交易所目前已完成版權、物權、股權及投融資交易額度達4.1億元。“文交所在我們中心所處的地位,同時還肩負著當企業質押貸款出現不良時,處置這類用作質押的無形資產產權、版權等,但目前還沒出現過不良質押。”王蕾說,近期文化銀行將發放的一筆版權質押貸款,其版權價值就是由中心下屬的評估公司完成的。
接下去,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將進一步發揮金融放大刺激文化產業發展的效果,推出小微文化企業金融服務券。該服務券包含融資貼息,小微文化企業憑服務券在江蘇省文交所、南京市文交所獲得的文化產權登記、托管、交易等服務,可享受VIP服務;同時,小微文化企業在申請取得融資性擔保、相關保險理賠等服務時,可開通綠色通道,獲得快捷、便利的專享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