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5日 08:23 來源: 深圳商報 宋 華
原標題: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院長王雷: 未來深圳文化產業 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昨日,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院長王雷接受記者采訪。深圳商報記者 宋華 攝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是中國新媒體藝術教育的最高學府。聽聞深圳多部作品在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中獲獎的消息,學院副院長王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圳作品獲獎并不是偶然。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較好的城市中,深圳是最為獨特的一個城市。深圳年輕開放,也是最像紐約、巴黎這樣文化產業發展最為鮮活的國際化城市。這樣一個移民城市兼收并蓄、海納百川,其創新能力和政府給予的支持,將使得未來深圳文化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
市場意識厚積薄發
王雷表示,近年來深圳作品頻繁獲獎是多重因素合力的結果。他分析,一方面,深圳文化產業已經有一定的積累。如這次獲獎的電影《熊出沒之奪寶熊兵》,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發展多年已經成為行業領頭企業,《熊出沒》在拍電影之前已經有多年的電視動畫播放,首部電影三天票房過億元也得益于長年積累的電視觀眾追捧。
王雷接著說,另一方面,從大環境看,深圳有適合文化產業發展的土壤,深圳文化相關企業有很強的市場意識和產業意識,尤其是傳媒產業。這次獲獎的作品多數與傳媒產業相關。深圳是國內少有的幾個新媒體發展核心,傳統媒體上升空間有限,新媒體是傳媒產業發展的重要方面。
“我在接觸到的深圳傳媒企業中看到,在做一個項目之前就會做好市場規劃,包括如何進行形象拓展和產品拓展。”而且深圳相關企業會嘗試聯系上下游產品,聯合做成一個暢通的產業網絡,形成一個好的產業形態。
他說,深圳相關企業的商業模式也是走在全國前面。一個項目在不同產業領域內輻射,不是簡單做一個電影或動畫,而是產業網絡方式發展。
同時,王雷認為,深圳政府給予文化產業很多政策上的支持,深圳有“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政策支持和企業發展實例。文化產業與周邊產業互相有益。其他產業為文化產業提供了良性發展基礎,金融為企業投資運營提供基礎,旅游制造業為文化企業提供基礎支撐,文化產業又會提供很重要的支持品牌。如普通書包賣60元,“熊出沒”書包可能賣到200元。
但他也指出,政策支持是扶持產業發展的手段,國內很多地方都在扶持文化產業,但深圳能夠“扶起來”的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相關企業發展伊始就具有市場意識,一開始就是市場化運作,逐步強大了自身的造血功能,而不是單純依賴政府的扶持政策。
“從某個角度來說,深圳作品獲獎不僅僅說明作品獲得政府認可,也是整個文化產業厚積薄發、優勢不斷顯現的結果。”王雷說。
兼收并蓄海納百川
王雷認為,創新能力實際上就是人的創新,沒有人天生有創造能力,更多的創新正是來自于多元文化的碰撞、不同人的協作。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更加開放,吸納了更多的不同的文化和新鮮的信息,不同文化背景之間的合作,不同觀念、習慣、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碰撞,更容易產生思想上的火花和創新性思維。
同時,王雷認為,正是這種移民城市表現出的開放心態和深圳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支持,也吸引了很多人才奔赴深圳。
王雷看好深圳未來文化產業的發展。他表示,根本原因就是深圳更加開放,一直在吸納不同文化,吸納新東西。其獨特的移民城市特征,使得深圳更類似于紐約這樣國際化、多元文化交匯的國際性城市。從表層原因看,深圳文化產業有很好的產業基礎,這些文化不是憑空產生的,一定是經濟文化積累產生的。更重要的是,深圳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持扶持,和移民城市的創新活力,已經形成了一個文化產業良性發展的大環境。這也是新媒體產業在深圳發展迅速的主因。“深圳文化產業未來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王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