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產業網 時間: 2014-08-29 來源:海南日報
今年4月份,文化部等三部門選擇在江蘇無錫推出“文化金融”政策不是偶然,因為在過去的幾年里,江蘇一直是全國文化金融試驗的排頭兵。江蘇多家銀行經過數年實踐,已經開發出部分較成熟的文化金融產品,并在信貸資源和優惠政策上都不同程度地向文化產業傾斜。
提供信貸支持文化企業
南京睿辰欣創文化公司便是“藝創貸”受益者之一。2013年,睿辰欣創研發的威尼斯雙年展藝術衍生品與歐洲客戶達成了合作意向。為確保拿下價值3000萬元的訂單,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研發資金,但企業輕資產的特質決定了企業無法提供傳統銀行融資方式所需要的抵押物等擔保措施,多家銀行均表示無法辦理。
而在此時,交通銀行南京文化支行對企業進行深入調研后認為,企業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意向訂單利潤可觀,能夠滿足交通銀行南京文化支行的授信要求。
經過審批,睿辰欣創很快在交通銀行取得了300萬元純信用貸款。在貸款支持下,企業順利與客戶簽訂了合同,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末,企業銷售規模與利潤水平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增長,增長幅度在100%以上。而這只是“文創貸”項目下眾多成功案例中的一個。
跨界植入扶持藝術創作
在北京的眾多銀行中,民生銀行在文化金融探索中走在前列。民生銀行擁有國內首家在總行層面成立的文化金融專營機構——文化產業金融事業部。該部門創造性地設計了能夠更好匹配文化藝術企業特點的信用評級模型。
僅2014年上半年,該事業部對文化藝術企業的新增授信就達到85億元。有力地扶持了“藝術北京”、“青年100”等明星藝術項目,并嘗試跨界結合,將美術領域的產品合理植入民生所支持的影視藝術作品中,在《北京愛上西雅圖》、《歸來》等電影布景、道具中,都能看到民生銀行支持的藝術家作品上鏡,從而取得了更廣泛的宣傳效果和跨界影響力。
服務產品有待多元化
在目前已公布的文化金融政策規劃中,我國銀行除了研發金融產品支持文化企業貸款之外,另一個方向是成立文化銀行支持藝術品投資。去年年底,全國首個文化類金融服務平臺——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正式掛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成為首批4家文化銀行。而為解決藝術品投資市場融資難的問題,北京銀行南京分行與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推出國內首款藝術品拍賣金融創新產品,這意味著今后投資者在購買藝術品時也可以實現按揭貸款。
根據文化部去年公布的調研結果,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有57類,其中投入不足最為關鍵。主要表現在:文化建設資金缺口巨大;文化產業間接融資困難;民間資本與外資參與力度;地方文化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告急等。
多次參與國家文化金融政策起草的北京大學文化金融研究所主任喻文益表示,在目前美術、影視等藝術企業激烈競爭、外資占領大片國內藝術市場的大環境下,中國自有的藝術產業力量仍然薄弱。為此,政府還要當一次文化市場的“奶媽”,創建國家文化產業銀行,啟動跨部門協同的組合改革計劃,集中優勢促成國家文化藝術產業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