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5 09:09:00 來源: 京報網(北京)
“國務院將出臺下一個十年西部產業目錄,其中將首次發布五類產業目錄,惠及西部12個省區市的文化產業,文化企業將享受西部大開發所有的優惠政策。”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副巡視員施俊玲日前在“融資中國2014中國文化產業資本大會”上透露,一批文化產業利好政策正在醞釀中:“文化部聯合工信部、財政部制定的《關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預計近期出臺,財政部、文化部還將出臺關于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施俊玲指出,從2009年《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出臺,文化產業被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到2012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任務,明確了加快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戰略目標,標志著我國文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再至近期國務院和相關部門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等一系列文化產業政策文件,“政策惠及范圍基本上涵蓋了已有的文化產業領域,文化產業的政策體系已基本建設,文化產業政策也經歷了從宏觀到微觀、從指導層面到實操層面、從重點到普惠的過程。”
數據顯示,自2004年國家統計局有文化產業數據統計以來,我國文化產業總量規模穩步增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04年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為3100億元,占GDP的比重為1.94%;去年這一數據更新為2.1萬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77%,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都在15%以上。
施俊玲告訴記者,除了政策的支持,文化與金融的創新與合作也在不間斷進行,由此而形成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對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資金支撐。今年3月份,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發布了深入推進文化產業與金融合作的意見。意見吸納了近年來文化金融合作的經驗與成果,并結合當前金融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既提出了深化文化金融合作的制度安排,又有較強的操作性,對進一步拓展工作留有政策空間”。
施俊玲提醒,有志于從事文化金融產業融合的人士可關注其中關于建立文化金融合作惠商機制、創新文化金融服務組織形式、支持文化金融中介服務體系建設發展等部分內容。“文化部與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共同建立部級惠商機制,目前正在商討落地實施的具體工作”。“目前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已有成功的案例,南京市去年10月份成立了全國首家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此外,北京、寧波、西安等地也建立了多家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我們正積極協調中央財政,對市場化程度高、業績突出、具有示范意義的文化金融服務中心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同時鼓勵文化企業參與到金融業中來,加快文化產業資本向金融資本拓展,目前湖南的傳媒集團也獲得了金融牌照。甚至可以大膽設想,未來可能會由文化企業發起設立文化產業銀行,以一股新的金融力量推動文化金融的合作。”施俊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