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9日 10:36 來源:解放日報
上海如何打造創意之都,成為與紐約等先行城市比肩的國際文化大都市?在昨日開幕的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上,嘉賓們紛紛獻上真知灼見。
創意經濟帶來生產新元素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戰略規劃助理總干事漢斯•道維勒認為,當下我們生活在一個創意經濟的年代。目前全球大約有1.3萬億美元的經濟由創意活動產生,占到各個國家2%—6%的GDP,是很大的份額。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黎瑞剛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有三個要素:文化設施、產品服務、移動互聯網。未來城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將三者結合,這種結合會大大刺激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會塑造新的城市形態和消費形態。
用好的環境吸引創意人才
創意之都建設,人才最關鍵。美國新學院大學校長大衛•贊特介紹了法國為了吸引文藝人才所使用的文化勛章等做法。漢斯•道維勒建議,上海能不能像足球俱樂部購買外籍球員那樣來“購買”創意人才?美中文化協會主席楊雪蘭則提議,設一個基金資助那些文化藝術團體到中國來。美國著名制片人安德魯•摩根認為,創新是很難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有很好的 “獎勵”機制。
文化產業要遵循市場規律
隨著各地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加碼,呈現出遍地開花的態勢。同濟大學副校長伍江認為,發展文化產業還是要更多地遵循市場規律,政府規劃并不能完全替代市場的作用。
出身百老匯劇院世家的小羅伯特•倪德倫認為,除了財政補貼,政府可以多種方式支持文化產業,比如減少銷售稅、維持適合家庭活動的安全環境等。
再好的故事也要有人愿意聽
安德魯•摩根建議中國電影不要迷信好萊塢,急于到全球市場去沖浪,而是要先做好國內的市場,生產出高質量的內容。
中國問題研究者羅伯特•庫恩認為,軟實力的一個原則是要對方愿意傾聽。他以2年前與SMG合作拍攝的《中國的挑戰》為例指出,紀錄片提出了許多有爭議的問題,在德國、澳大利亞和美國公共廣播公司播出,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庫恩認為,可以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來展示中國。
本報記者 施平 李小佳 王瀟
(責任編輯:鄭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