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4年05月10日 07:51 來源: 中國文化報 劉妮麗
中國文化產業一路走來,有很多融資成功的經歷,但也有很多失敗的融資案例。他們曾是業內大佬風靡全國,或因資金短缺出現問題,或在引入資金后經營失敗……本文邀請業內專家通過對一些融資失敗案例進行分析、點評,以期為創業者提供文化產業投融資方面的經驗教訓,為文化企業的發展帶來一些啟示。
百雅軒:
風投與畫廊的失敗“聯姻”
企業名稱:百雅軒畫廊
所屬行業:藝術收藏
融資時間:2012年
融資概況:獲得美國國際數據集團
(IDG)6000萬元融資。
事件回放
2012年,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以6000萬元購入百雅軒畫廊20%的股份,正式成為該畫廊的戰略投資者。但是僅一年時間,這一風險投資與畫廊的“聯姻”就宣告土崩瓦解,百雅軒畫廊開始大規模縮編。其融資成功卻經營失敗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百雅軒畫廊(以下簡稱“百雅軒”)最早主要靠經營吳冠中的限量復制品版畫起家,后來入駐北京798藝術區成立百雅軒藝術中心,規模開始做大,成為北京著名的藝術品經營會所。但由于國內目前名家限量復制品版畫的市場相當有限,而百雅軒的版畫價格又過高,比如,一幅羅中立的《父親》版畫價格為8萬元,一幅吳冠中的抽象《風景》價格為20萬元,使得百雅軒的版畫限量復制品并沒有真正地盈利。
2012年,IDG以6000萬元購入百雅軒20%的股權,原本希望推動百雅軒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的文化藝術品機構,但獲得風投后的百雅軒盲目擴張開店,攤子鋪得太大,短期內無法盈利。加之國內股市低迷,新股IPO上市長期停閘,大型文化企業都無法獲得上市機會,百雅軒這樣的中小型畫廊想上市更是難上加難。既難以盈利,又無法上市,風投因難以接受虧損而選擇撤資。
對于百雅軒與IDG“聯姻”的失敗,業內有很多評論:有人認為風投進入一級藝術市場的動機不對,合作模式也存在問題。也有人認為,風投的短期評估運作方式和藝術品價值實現的滯后性不相容,一級藝術品市場板塊根本不是風投該涉足的,投資越多越尷尬。
策展人、批評家朱其表示:“百雅軒是靠賣吳冠中版畫復制品起家的,吳冠中去世幾年,百雅軒并未開發出其他盈利點,只能轉手關門。沒有創新產品靠吃老本肯定會坐吃山空、江郎才盡。”國外許多知名的畫廊運營,都是幾代人在“小火慢燉”,國內的做法還是“急火煎炒烹炸”。運動式、全民式,用做房地產的方式去做藝術產業,必然會導致失敗。
也有人認為,百雅軒獲得風投正值拍場億元天價頻現,文交所和藝術基金瘋狂之時,此時藝術品風頭最盛,百雅軒在當時雖不一定盈利,但卻能獲得風投的青睞。2013年經濟陷入低谷,畫廊業逐漸進入蕭條期,此時百雅軒大幅精簡閉店,是殘酷的市場形勢所逼。
目前,百雅軒只保留了798藝術區一家畫廊,說是“內部調整”,但是前途堪憂。在租金昂貴的798藝術區經營限量復制品版畫,擺在百雅軒面前的路有兩條,要么轉型放棄版畫做真正意義上的畫廊,要么就是繼續尋找新的投資。
百雅軒的閉店表明,目前國內風險投資與藝術品的聯姻還很難獲得成功,特別是在目前整個藝術品市場低迷的行情下,風投如果選擇急功近利地投資藝術品,等待它的只能是失敗。
任何資金立足賺快錢都是違背規律的,尤其藝術市場。這兩年來,以“居家裝飾 生活品味”“藝術融于生活”等為口號,版畫市場開始無序發展,版畫制作的品質越發粗糙,大量復制原作,而價格逐年猛漲,缺乏定價依據,百雅軒現象或許只是個開始。
專家點評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 魏鵬舉
50%以上的失敗概率,這是風險投資的生存常態,不然就不叫“風險”投資。以百雅軒案例來說,不成功至少有3點值得反思:首先,藝術品產業是否適合風投,如果說不能賺快錢風投就不能投,那么中國的電子商務網站似乎都不適合風投,關鍵還在于藝術品產業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夠讓資本有穩定的信心,百雅軒顯然沒有這樣的商業模式;其次,藝術品行業是否理解資本,文化與金融是一個合作關系,一方面需要金融了解和認識藝術品行業,另一方面藝術品行業也要學著熟悉和理解金融;其三,不成功意味著什么?百雅軒與IDG合作失敗對整個文化金融其實是很有價值的,不斷的失敗與教訓才會讓一個企業更成熟,不斷的挫折才能讓一個行業真正成長壯大。
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經理 范友鵬
現在的藝術品市場如同當年莊家橫行的股市一樣,很多法律法規缺位,投機盛行,誠信危機、風險投資失敗的風險很大。另外,藝術品市場的水太深,單純以財務投資為重心的風險投資公司很難把控其中的風險與收益。
瀟湘設計:
融資就像第101次求婚
企業名稱:瀟湘設計工作室
所屬行業:設計
融資洽談時間:2012年
融資概況:在將近6個月的融資歷程中,見過幾十個投資人,但最終未能達成融資協議。
事件回放
創業一年中,李南有大半年時間在和各種投資人接觸,現在,他決定放棄。投資人覺得公司還是種子期,還是不成熟,這讓他感覺有些悲涼。不過,他也更加清楚地認識了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價值和項目存在的瑕疵。融資,就像101次求婚一樣,可能要身經百戰、反復磨礪才能促成。
融資是創業者的必修課,李南從名牌大學畢業后就開始了打工兼創業之旅,原本他從不屑于“忽悠投資人的錢”,但是,慢慢地他發現單打獨斗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能夠得到融資也不再是他所認為的“忽悠”,而是一種生存技能。
畢竟是初出茅廬,李南的融資經驗不足。第一次談判,就被投資人批駁而徹底喪失信心:商業模式并非別具一格,目前運作的項目不穩定,未來計劃不太現實……如果再加上一般電商的運作模式,投資人就直接給判了死刑,完全不容他再贅述發展目標。一直自信滿滿的李南,頭一次覺得自己的項目竟然有這么多瑕疵,自己竟然這么多缺點,這讓他一度迷失了方向。
以前,李南總愛說自己做項目不是純粹為賺錢,而盈利是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李南的回答徹底觸動了投資人的底線,有了這樣的失敗經歷后,他開始改變自己的說法,并把自己的宏偉藍圖描述得非常動人。但這種缺乏數據支撐的虛化說辭似乎也不受歡迎,尤其面對資深金融背景及有豐富經驗的投資人。
李南發現,投資人對創業者的信任超過一切,如創業者的學歷、自身修養、談吐和社交能力。有的投資人比較感性,見過創業者后,就能迅速判斷“此人是否是做這件事的料子”,至于團隊能力如何,很多投資人對此并不是太關注,甚至有的投資人都不會問團隊的具體情況,這讓李南很詫異。
最讓李南無語的是,有的投資人告訴他,“你現在的模式國外剛興起,而且已經開始有成功融資案例了”,當他在心里竊喜不已時,投資人卻說,“不過,我們暫時還不打算投資這樣的項目,因為國內環境與國外很不一樣。”
有時,李南跟投資人相談甚歡,對方非常認真地傾聽、做筆記,時不時向他提出細節的問題,可是到最后他才發現,其實對方認真傾聽主要是因為從沒有接觸過這個投資領域,不了解才做筆記。至于能否投資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那就更沒譜了。
還有的投資人,給李南的項目每一項都打了滿分,投資人最后讓李南等決策,并承諾很快就有結果,但是,哪怕幾十萬元人民幣的投資金額,從口頭承諾到現金到帳,足足要耗費6個月至9個月的時間,可李南的項目馬上就要上線,根本沒有時間等待,在他的催促下,對方答應提前,但是投資額度會壓縮得非常有限,跟李南想象中的相去甚遠,最后,李南沒有辦法,只好暫時放棄融資。
李南總結,一個好的項目必須確實能解決一個關鍵問題,而且這個關鍵問題能夠迅速積累用戶或者掙到錢;同時要讓投資人相信自己能做好,并且比別人做得更好。至于壁壘、商業模式都是后話。
專家點評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 魏鵬舉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婚姻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文化金融的合作發展是大趨勢,合作不順利或不成功的原因千差萬別,但這是小概率。創業者們一定要記住,不要為了追求資本而迷失自我,自強者恒強,做好自己,資本自然會尾隨而來。
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經理 范友鵬
早期融資,特別是對于設計這樣的投資類冷門行業,在遇到國內“不熟不投”的早期投資界,融資失敗太正常不過了。
創業者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上市不是終點,VC也不是指揮棒,與其花費最初創業的一年時間去融資而融不到,還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發展企業上,等企業發展到一定高度再來融資。
青松基金創始合伙人 董占斌
建議創業者在創業時有清晰明確的動機,而不是為了迎合投資人去融資。在創業或者融資時,一定要“聽從內心的聲音”。
“五分鐘”:
融資不力倒在黎明前
企業名稱:上海五分鐘網絡有限公司
所屬行業:游戲
融資時間:2009年、2010年
融資概況:“五分鐘”已獲得兩次投資,A輪德豐杰投資350萬美元,B輪CyberAgent聯合JAIC中國投資,金額在50萬美元到100萬美元之間。
事件回放
凡是用過開心網的人,多半玩過其中的一個游戲——“開心農場”。曾幾何時,上班“偷菜”讓各家單位的管理人員非常無奈。但是開發“開心農場”的“五分鐘”公司如今卻因為沒有抵擋住融資壓力,倒閉在了B輪融資的“黎明前五分鐘”。
上海五分鐘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分鐘”)曾經是一家大學生創業的明星企業,創始人徐誠、郜韶飛和程延輝都很年輕。公司專注于向玩家提供符合“五分鐘”理念的社交游戲。除了代表作品《開心農場》外,還有《賽車總動員》、《愛拼才會贏》、《瘋狂王后》等,主要與人人網、開心網、QQ空間合作。
據知情人士透露,“五分鐘”的倒閉主要出自內外兩個原因:內因是轉型失敗,外因則是融資不力。
2012年,“五分鐘”推出了首款HTML5游戲《鄰邦戰爭》,而其第一款手機游戲《龜兔再跑》的用戶顯示已突破20萬。“五分鐘”似乎在向手機游戲方向轉型,但其也沒有放棄網頁游戲。實力有限的它犯下了戰線過長的錯誤,沒有集中資源專攻一路。近兩年,隨著微博和其他社交網絡的發展,開心網類型的社交網站在國內已沒有絕對優勢。此外,在手機游戲領域,競爭要比網頁游戲更激烈,手機游戲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只幾天而已。
資金方面,“五分鐘”在用盡A輪資金后,希望通過某種商業模式來吸引新的風投。可惜的是,開心網開始走下坡路,轉型似乎看到曙光而又仍然在黑暗中摸索的“五分鐘”在嚴酷的資本面前,幾乎沒有任何說服力。相比較A輪融資可以談些理念,B輪融資就現實得多,沒有新的商業模式,吸引B輪融資難上加難。
目前國內的SNS盈利能力很差,大多靠VC投資過日子。跟絕大多數的網游企業一樣,還要面對生存的難題。專家們認為,與網頁游戲的集體泛濫相反,國內鮮有網頁游戲企業獲得大規模盈利。以網頁游戲為娛樂支柱的SNS社區也面臨著同樣的尷尬。
專家點評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 魏鵬舉
如果在美國,“五分鐘”的幾個創始人在倒下之后,反而更會成為風投資本的“香餑餑”,因為他們不僅有了成功創業和成功融資的經驗,同時也擁有了融資失敗和創業失敗的經驗,這些都是再次創業、再次融資極為寶貴的財富。在中國,我們也可以拭目以待,讓這次失敗的高昂學費不要白交,讓我們能看到創業者再次站起,看到資本能更青睞擁有失敗經驗的勇者。
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經理 范友鵬
雷軍說:“站在風口,豬都會飛”,這個風口其實是龍卷風的風口,路徑會變的,而且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行業的發展機會稍縱即逝。
既然難以把握行業趨勢,創業者就要把握住企業自身的資本市場趨勢,馬云說:“不要在你最窮的時候去找資本要錢,永遠要在你最好的時候去找錢。”創業者應該有根弦:企業不僅僅是在賣產品,也是在賣公司自身、在賣公司股權,所以要在發展最好的時候去融資。
青松基金創始合伙人 董占斌
很多互聯網企業能夠做出一個風光一時的產品,能吸引很多用戶參與,但未必有能力及時發現市場的趨勢,及時調整他們的產品,因此融資往往最終以失敗告終。
丁丁動漫:
估值差價錯失融資
企業名稱:丁丁動漫網
所屬行業:動漫
融資洽談時間:2009年、2010年
融資概況:丁丁動漫給自己的估值達上千萬元,而投資人給出的估值只有幾百萬元。巨大的估值差價最終未能使丁丁動漫網獲得融資。
事件回放
在動漫行業里,投資者所關注的往往是人們所熟知的大型動漫企業,而很多不為人知的小微動漫企業,才剛剛開始就倒在了融資失敗的路上。由于丁丁動漫與投資機構的估值相差巨大,最終沒能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丁丁動漫網是動漫企業中較有實力的一家,其創始人丁一是動漫發燒友,曾在大型動漫企業任過職,丁一認為,做好內容才是王道。雖然這個理念確實沒錯,但他發現,投資人并不是他的“粉絲”,根本不可能像他那樣從欣賞的角度去體驗動漫產品的內容制作水準。跟投資人談動漫內容,他們的態度往往是曖昧的、一知半解的。事實上,投資人接觸的領域比較多,一般都是“雜家”,而非某個領域的專家,大部分投資人往往同時關注國內外十幾個行業,根本不可能專盯一個動漫行業。
投資人的視角是,企業的項目是否具備投資價值,是否具有持續盈利能力。如果企業想依靠一部片子甚至片花就獲得投資人的青睞,這是不現實的。投資人擔心的是,上一部片子盈利了,下一部片子有保障嗎?能夠持續盈利嗎?所以,無論企業的片子制作多么精良,上一部片子市場反應如何完美,很難保證下一部片子有同樣的效果。
投資人不愿意投入的資金用于新品或服務于市場推廣,更不用說重復投資做動畫片,除非動漫企業能清楚地告訴投資人,這樣的投入能夠產生何種預期收入,同時最好能夠證明已經有人這樣做過,效果很不錯。
跟很多動漫企業一樣,丁丁動漫網精通于控制做一部動畫片需要的成本,卻不知道做產品、做渠道、做市場推廣需要投入的資金,以及這些投入和未來的產出將呈現出一種怎樣的對應關系,缺乏財務管理知識。
而且,丁一發現,動漫企業很難估值,這也是融資所面臨的尷尬。不同的投資機構對某個企業的估值差別十分大,一般動漫企業給自己的估值動輒上千萬元甚至上億元,而投資人給出的估值可能只有幾十萬元至幾百萬元。這樣的認識差,也導致融資的失敗。盡管丁一會向投資人解釋,動漫企業的實力如何強大,年產動畫分鐘數是多少,企業現金流如何強大,但并不能得到對方的認可。
專家點評
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經理 范友鵬
動漫行業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市場化行業,因為企業做出好動畫也不易賺到錢,還要去找補貼、找政府,做大以后還有衍生品市場等問題,這些都是風險投資所擔憂的。
除了補貼制度的改革外,還有制約行業發展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最根本的還是行業的市場化環境問題。
投資人也是嫌貧愛富,扶強助強的,老弱病殘的企業根本不是他們愿意投資的對象,如果企業的馬力不夠了,投資人才會給換一臺大馬力的發動機,但前提是企業首先要運轉良好。中國動漫企業的融資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
青松基金創始合伙人 董占斌
與手游研發一樣,動漫企業的成功率也非常低,但整個市場并非像手游行業呈爆發性增長,造成了資本對動漫行業的熱情不高。動漫企業融資時甚至說不清楚到底需要多少資金,往往是估算自己公司的年運營開銷,再向投資人開出幾年的運營開銷;或者對比那些已經獲得投資的同類動漫企業,根據標桿提出價碼。因此,企業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估值。
文化企業融資失敗那些事兒
2014年05月10日 07:51 來源: 中國文化報 劉妮麗
中國文化產業一路走來,有很多融資成功的經歷,但也有很多失敗的融資案例。他們曾是業內大佬風靡全國,或因資金短缺出現問題,或在引入資金后經營失敗……本文邀請業內專家通過對一些融資失敗案例進行分析、點評,以期為創業者提供文化產業投融資方面的經驗教訓,為文化企業的發展帶來一些啟示。
百雅軒:
風投與畫廊的失敗“聯姻”
企業名稱:百雅軒畫廊
所屬行業:藝術收藏
融資時間:2012年
融資概況:獲得美國國際數據集團
(IDG)6000萬元融資。
事件回放
2012年,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以6000萬元購入百雅軒畫廊20%的股份,正式成為該畫廊的戰略投資者。但是僅一年時間,這一風險投資與畫廊的“聯姻”就宣告土崩瓦解,百雅軒畫廊開始大規?s編。其融資成功卻經營失敗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百雅軒畫廊(以下簡稱“百雅軒”)最早主要靠經營吳冠中的限量復制品版畫起家,后來入駐北京798藝術區成立百雅軒藝術中心,規模開始做大,成為北京著名的藝術品經營會所。但由于國內目前名家限量復制品版畫的市場相當有限,而百雅軒的版畫價格又過高,比如,一幅羅中立的《父親》版畫價格為8萬元,一幅吳冠中的抽象《風景》價格為20萬元,使得百雅軒的版畫限量復制品并沒有真正地盈利。
2012年,IDG以6000萬元購入百雅軒20%的股權,原本希望推動百雅軒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的文化藝術品機構,但獲得風投后的百雅軒盲目擴張開店,攤子鋪得太大,短期內無法盈利。加之國內股市低迷,新股IPO上市長期停閘,大型文化企業都無法獲得上市機會,百雅軒這樣的中小型畫廊想上市更是難上加難。既難以盈利,又無法上市,風投因難以接受虧損而選擇撤資。
對于百雅軒與IDG“聯姻”的失敗,業內有很多評論:有人認為風投進入一級藝術市場的動機不對,合作模式也存在問題。也有人認為,風投的短期評估運作方式和藝術品價值實現的滯后性不相容,一級藝術品市場板塊根本不是風投該涉足的,投資越多越尷尬。
策展人、批評家朱其表示:“百雅軒是靠賣吳冠中版畫復制品起家的,吳冠中去世幾年,百雅軒并未開發出其他盈利點,只能轉手關門。沒有創新產品靠吃老本肯定會坐吃山空、江郎才盡。”國外許多知名的畫廊運營,都是幾代人在“小火慢燉”,國內的做法還是“急火煎炒烹炸”。運動式、全民式,用做房地產的方式去做藝術產業,必然會導致失敗。
也有人認為,百雅軒獲得風投正值拍場億元天價頻現,文交所和藝術基金瘋狂之時,此時藝術品風頭最盛,百雅軒在當時雖不一定盈利,但卻能獲得風投的青睞。2013年經濟陷入低谷,畫廊業逐漸進入蕭條期,此時百雅軒大幅精簡閉店,是殘酷的市場形勢所逼。
目前,百雅軒只保留了798藝術區一家畫廊,說是“內部調整”,但是前途堪憂。在租金昂貴的798藝術區經營限量復制品版畫,擺在百雅軒面前的路有兩條,要么轉型放棄版畫做真正意義上的畫廊,要么就是繼續尋找新的投資。
百雅軒的閉店表明,目前國內風險投資與藝術品的聯姻還很難獲得成功,特別是在目前整個藝術品市場低迷的行情下,風投如果選擇急功近利地投資藝術品,等待它的只能是失敗。
任何資金立足賺快錢都是違背規律的,尤其藝術市場。這兩年來,以“居家裝飾 生活品味”“藝術融于生活”等為口號,版畫市場開始無序發展,版畫制作的品質越發粗糙,大量復制原作,而價格逐年猛漲,缺乏定價依據,百雅軒現象或許只是個開始。
專家點評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 魏鵬舉
50%以上的失敗概率,這是風險投資的生存常態,不然就不叫“風險”投資。以百雅軒案例來說,不成功至少有3點值得反思:首先,藝術品產業是否適合風投,如果說不能賺快錢風投就不能投,那么中國的電子商務網站似乎都不適合風投,關鍵還在于藝術品產業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夠讓資本有穩定的信心,百雅軒顯然沒有這樣的商業模式;其次,藝術品行業是否理解資本,文化與金融是一個合作關系,一方面需要金融了解和認識藝術品行業,另一方面藝術品行業也要學著熟悉和理解金融;其三,不成功意味著什么?百雅軒與IDG合作失敗對整個文化金融其實是很有價值的,不斷的失敗與教訓才會讓一個企業更成熟,不斷的挫折才能讓一個行業真正成長壯大。
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經理 范友鵬
現在的藝術品市場如同當年莊家橫行的股市一樣,很多法律法規缺位,投機盛行,誠信危機、風險投資失敗的風險很大。另外,藝術品市場的水太深,單純以財務投資為重心的風險投資公司很難把控其中的風險與收益。
瀟湘設計:
融資就像第101次求婚
企業名稱:瀟湘設計工作室
所屬行業:設計
融資洽談時間:2012年
融資概況:在將近6個月的融資歷程中,見過幾十個投資人,但最終未能達成融資協議。
事件回放
創業一年中,李南有大半年時間在和各種投資人接觸,現在,他決定放棄。投資人覺得公司還是種子期,還是不成熟,這讓他感覺有些悲涼。不過,他也更加清楚地認識了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價值和項目存在的瑕疵。融資,就像101次求婚一樣,可能要身經百戰、反復磨礪才能促成。
融資是創業者的必修課,李南從名牌大學畢業后就開始了打工兼創業之旅,原本他從不屑于“忽悠投資人的錢”,但是,慢慢地他發現單打獨斗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能夠得到融資也不再是他所認為的“忽悠”,而是一種生存技能。
畢竟是初出茅廬,李南的融資經驗不足。第一次談判,就被投資人批駁而徹底喪失信心:商業模式并非別具一格,目前運作的項目不穩定,未來計劃不太現實……如果再加上一般電商的運作模式,投資人就直接給判了死刑,完全不容他再贅述發展目標。一直自信滿滿的李南,頭一次覺得自己的項目竟然有這么多瑕疵,自己竟然這么多缺點,這讓他一度迷失了方向。
以前,李南總愛說自己做項目不是純粹為賺錢,而盈利是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李南的回答徹底觸動了投資人的底線,有了這樣的失敗經歷后,他開始改變自己的說法,并把自己的宏偉藍圖描述得非常動人。但這種缺乏數據支撐的虛化說辭似乎也不受歡迎,尤其面對資深金融背景及有豐富經驗的投資人。
李南發現,投資人對創業者的信任超過一切,如創業者的學歷、自身修養、談吐和社交能力。有的投資人比較感性,見過創業者后,就能迅速判斷“此人是否是做這件事的料子”,至于團隊能力如何,很多投資人對此并不是太關注,甚至有的投資人都不會問團隊的具體情況,這讓李南很詫異。
最讓李南無語的是,有的投資人告訴他,“你現在的模式國外剛興起,而且已經開始有成功融資案例了”,當他在心里竊喜不已時,投資人卻說,“不過,我們暫時還不打算投資這樣的項目,因為國內環境與國外很不一樣。”
有時,李南跟投資人相談甚歡,對方非常認真地傾聽、做筆記,時不時向他提出細節的問題,可是到最后他才發現,其實對方認真傾聽主要是因為從沒有接觸過這個投資領域,不了解才做筆記。至于能否投資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那就更沒譜了。
還有的投資人,給李南的項目每一項都打了滿分,投資人最后讓李南等決策,并承諾很快就有結果,但是,哪怕幾十萬元人民幣的投資金額,從口頭承諾到現金到帳,足足要耗費6個月至9個月的時間,可李南的項目馬上就要上線,根本沒有時間等待,在他的催促下,對方答應提前,但是投資額度會壓縮得非常有限,跟李南想象中的相去甚遠,最后,李南沒有辦法,只好暫時放棄融資。
李南總結,一個好的項目必須確實能解決一個關鍵問題,而且這個關鍵問題能夠迅速積累用戶或者掙到錢;同時要讓投資人相信自己能做好,并且比別人做得更好。至于壁壘、商業模式都是后話。
專家點評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 魏鵬舉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婚姻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文化金融的合作發展是大趨勢,合作不順利或不成功的原因千差萬別,但這是小概率。創業者們一定要記住,不要為了追求資本而迷失自我,自強者恒強,做好自己,資本自然會尾隨而來。
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經理 范友鵬
早期融資,特別是對于設計這樣的投資類冷門行業,在遇到國內“不熟不投”的早期投資界,融資失敗太正常不過了。
創業者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上市不是終點,VC也不是指揮棒,與其花費最初創業的一年時間去融資而融不到,還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發展企業上,等企業發展到一定高度再來融資。
青松基金創始合伙人 董占斌
建議創業者在創業時有清晰明確的動機,而不是為了迎合投資人去融資。在創業或者融資時,一定要“聽從內心的聲音”。
“五分鐘”:
融資不力倒在黎明前
企業名稱:上海五分鐘網絡有限公司
所屬行業:游戲
融資時間:2009年、2010年
融資概況:“五分鐘”已獲得兩次投資,A輪德豐杰投資350萬美元,B輪CyberAgent聯合JAIC中國投資,金額在50萬美元到100萬美元之間。
事件回放
凡是用過開心網的人,多半玩過其中的一個游戲——“開心農場”。曾幾何時,上班“偷菜”讓各家單位的管理人員非常無奈。但是開發“開心農場”的“五分鐘”公司如今卻因為沒有抵擋住融資壓力,倒閉在了B輪融資的“黎明前五分鐘”。
上海五分鐘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分鐘”)曾經是一家大學生創業的明星企業,創始人徐誠、郜韶飛和程延輝都很年輕。公司專注于向玩家提供符合“五分鐘”理念的社交游戲。除了代表作品《開心農場》外,還有《賽車總動員》、《愛拼才會贏》、《瘋狂王后》等,主要與人人網、開心網、QQ空間合作。
據知情人士透露,“五分鐘”的倒閉主要出自內外兩個原因:內因是轉型失敗,外因則是融資不力。
2012年,“五分鐘”推出了首款HTML5游戲《鄰邦戰爭》,而其第一款手機游戲《龜兔再跑》的用戶顯示已突破20萬。“五分鐘”似乎在向手機游戲方向轉型,但其也沒有放棄網頁游戲。實力有限的它犯下了戰線過長的錯誤,沒有集中資源專攻一路。近兩年,隨著微博和其他社交網絡的發展,開心網類型的社交網站在國內已沒有絕對優勢。此外,在手機游戲領域,競爭要比網頁游戲更激烈,手機游戲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只幾天而已。
資金方面,“五分鐘”在用盡A輪資金后,希望通過某種商業模式來吸引新的風投?上У氖牵_心網開始走下坡路,轉型似乎看到曙光而又仍然在黑暗中摸索的“五分鐘”在嚴酷的資本面前,幾乎沒有任何說服力。相比較A輪融資可以談些理念,B輪融資就現實得多,沒有新的商業模式,吸引B輪融資難上加難。
目前國內的SNS盈利能力很差,大多靠VC投資過日子。跟絕大多數的網游企業一樣,還要面對生存的難題。專家們認為,與網頁游戲的集體泛濫相反,國內鮮有網頁游戲企業獲得大規模盈利。以網頁游戲為娛樂支柱的SNS社區也面臨著同樣的尷尬。
專家點評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 魏鵬舉
如果在美國,“五分鐘”的幾個創始人在倒下之后,反而更會成為風投資本的“香餑餑”,因為他們不僅有了成功創業和成功融資的經驗,同時也擁有了融資失敗和創業失敗的經驗,這些都是再次創業、再次融資極為寶貴的財富。在中國,我們也可以拭目以待,讓這次失敗的高昂學費不要白交,讓我們能看到創業者再次站起,看到資本能更青睞擁有失敗經驗的勇者。
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經理 范友鵬
雷軍說:“站在風口,豬都會飛”,這個風口其實是龍卷風的風口,路徑會變的,而且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行業的發展機會稍縱即逝。
既然難以把握行業趨勢,創業者就要把握住企業自身的資本市場趨勢,馬云說:“不要在你最窮的時候去找資本要錢,永遠要在你最好的時候去找錢。”創業者應該有根弦:企業不僅僅是在賣產品,也是在賣公司自身、在賣公司股權,所以要在發展最好的時候去融資。
青松基金創始合伙人 董占斌
很多互聯網企業能夠做出一個風光一時的產品,能吸引很多用戶參與,但未必有能力及時發現市場的趨勢,及時調整他們的產品,因此融資往往最終以失敗告終。
丁丁動漫:
估值差價錯失融資
企業名稱:丁丁動漫網
所屬行業:動漫
融資洽談時間:2009年、2010年
融資概況:丁丁動漫給自己的估值達上千萬元,而投資人給出的估值只有幾百萬元。巨大的估值差價最終未能使丁丁動漫網獲得融資。
事件回放
在動漫行業里,投資者所關注的往往是人們所熟知的大型動漫企業,而很多不為人知的小微動漫企業,才剛剛開始就倒在了融資失敗的路上。由于丁丁動漫與投資機構的估值相差巨大,最終沒能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丁丁動漫網是動漫企業中較有實力的一家,其創始人丁一是動漫發燒友,曾在大型動漫企業任過職,丁一認為,做好內容才是王道。雖然這個理念確實沒錯,但他發現,投資人并不是他的“粉絲”,根本不可能像他那樣從欣賞的角度去體驗動漫產品的內容制作水準。跟投資人談動漫內容,他們的態度往往是曖昧的、一知半解的。事實上,投資人接觸的領域比較多,一般都是“雜家”,而非某個領域的專家,大部分投資人往往同時關注國內外十幾個行業,根本不可能專盯一個動漫行業。
投資人的視角是,企業的項目是否具備投資價值,是否具有持續盈利能力。如果企業想依靠一部片子甚至片花就獲得投資人的青睞,這是不現實的。投資人擔心的是,上一部片子盈利了,下一部片子有保障嗎?能夠持續盈利嗎?所以,無論企業的片子制作多么精良,上一部片子市場反應如何完美,很難保證下一部片子有同樣的效果。
投資人不愿意投入的資金用于新品或服務于市場推廣,更不用說重復投資做動畫片,除非動漫企業能清楚地告訴投資人,這樣的投入能夠產生何種預期收入,同時最好能夠證明已經有人這樣做過,效果很不錯。
跟很多動漫企業一樣,丁丁動漫網精通于控制做一部動畫片需要的成本,卻不知道做產品、做渠道、做市場推廣需要投入的資金,以及這些投入和未來的產出將呈現出一種怎樣的對應關系,缺乏財務管理知識。
而且,丁一發現,動漫企業很難估值,這也是融資所面臨的尷尬。不同的投資機構對某個企業的估值差別十分大,一般動漫企業給自己的估值動輒上千萬元甚至上億元,而投資人給出的估值可能只有幾十萬元至幾百萬元。這樣的認識差,也導致融資的失敗。盡管丁一會向投資人解釋,動漫企業的實力如何強大,年產動畫分鐘數是多少,企業現金流如何強大,但并不能得到對方的認可。
專家點評
中國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經理 范友鵬
動漫行業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市場化行業,因為企業做出好動畫也不易賺到錢,還要去找補貼、找政府,做大以后還有衍生品市場等問題,這些都是風險投資所擔憂的。
除了補貼制度的改革外,還有制約行業發展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最根本的還是行業的市場化環境問題。
投資人也是嫌貧愛富,扶強助強的,老弱病殘的企業根本不是他們愿意投資的對象,如果企業的馬力不夠了,投資人才會給換一臺大馬力的發動機,但前提是企業首先要運轉良好。中國動漫企業的融資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
青松基金創始合伙人 董占斌
與手游研發一樣,動漫企業的成功率也非常低,但整個市場并非像手游行業呈爆發性增長,造成了資本對動漫行業的熱情不高。動漫企業融資時甚至說不清楚到底需要多少資金,往往是估算自己公司的年運營開銷,再向投資人開出幾年的運營開銷;或者對比那些已經獲得投資的同類動漫企業,根據標桿提出價碼。因此,企業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估值。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