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4年02月19日 09:16
來源:新民網
近期,為了解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中金融支持的情況,我們對北京、廣東、江蘇、山東、河南、湖南、江西、安徽(以下簡稱八省市)的608家文化企業進行了專題調查。在接受調查的608家文化企業中,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數字內容和動漫等重點行業企業占75.4%。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不斷加大對文化產業支持力度,創新融資方式滿足文化企業多元化需求,進一步提升文化產業金融服務水平,取得顯著成效。
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做法
(一)加強溝通協調,促進支持文化產業的金融政策與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形成合力。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加強了與地方政府溝通,地方政府出臺了文化產業相關配套措施。一是開展文化企業貸款貼息。人民銀行深圳中支推動深圳市政府相關部門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從2011年開始市級財政每年投入5億元,支持文化創意產業,對文化企業貸款進行貼息,例如深圳華強[-1.01% 資金 研報]集團主題公園建設項目獲得了300萬元貸款貼息資金。上饒中支推動成立了上饒市“金種子”文化產業發展扶持基金,由市財政每年列支100萬元注入基金,對符合產業發展規劃、已經獲銀行貸款的文化創意企業給予貸款貼息支持,引導銀行信貸資金注入文化產業。二是對文化產業融資提供擔保。青島中支積極推動當地政府積極完善文化產業融資擔保政策,鼓勵中小文化企業通過集合票據融資,市政府承擔反擔保費,并按票據額度的5%設立風險緩釋金,為發行集合票據的中小文化企業增信;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為中小微文化企業提供融資擔保。三是對發放文化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進行獎勵。棗莊市中支推動市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構建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激勵機制,市政府按每年文化產業新增貸款額1%。對銀行業機構進行獎勵。
(二)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文化產業金融支持力度。信貸政策發揮了導向作用,文化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不斷加強。一是加強窗口指導。北京營管部印發了金融支持北京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之一先進文化之都的指導意見,從加快創新、完善配套、拓寬領域、培養人才四個方面提出了15項具體要求,指導轄內銀行推進文化金融工作。南昌中支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文化產業的信貸投入,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指導國家開發銀行江西省分行成立文化產業項目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為文化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長沙中支與湖南省宣傳部、文化廳等7家單位制定了推動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初步建立了湖南省金融服務文化產業的政策框架。
二是靈活運用差別準備金政策,鼓勵法人金融機構加大對文化產業投入。深圳中支制定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信貸合理增量微調方案,將中小文化企業的貸款支持情況納入穩健性參數設定中,激勵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文化產業的信貸投入。2013年,深圳地方法人機構文化產業信貸投放88億元,占深圳信貸合理增量的25.3%。
三是調整信貸額度,增加文化產業信貸投入。江蘇省、安徽省金融機構不斷壓縮退出“兩高一剩”貸款的信貸額度,將騰挪出的信貸資金投向前景良好的文化產業。2013年,蘇皖兩省的樣本企業新增文化產業貸款46億元,同比增長35%,主要涉及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網絡動漫等多個領域。
(三)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構建多層次文化產業金融服務體系。金融機構服務水平逐步提高,為文化產業發展創造了條件。一是搭建金融機構與文化企業合作平臺。2013年,長沙中支通過組織文化產業項目推介會等活動,鼓勵銀行與文化創意企業開展合作,促成了45個文化產業項目達成融資意向,承貸金額128余億元。南昌中支多次組織銀企對接活動,積極推動中國銀行[-0.39% 資金 研報](601988,股吧)江西省分行與江西出版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擴大授信規模,支持重點文化企業做大做強。
二是設立特色金融機構。調查顯示,截至2013年末,8省市金融機構共設立了65家文化產業的特色支行或專營機構,例如北京銀行[0.83% 資金 研報]新設了中關村[0.00% 資金 研報]海淀園和中軸路兩家文化創意專營支行;中國銀行蘇州分行建立了蘇州文化金融服務中心,為文化企業資本運作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
三是增強文化金融信息共享。北京營管部不斷完善“北京市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平臺”內容,豐富文化金融網頁信息,充分利用網絡做好文化金融工作與產品展示推介。
(四)創新融資方式,滿足文化產業多元化的融資需求。一是“著作權質押+專業評估”貸款模式。針對文化企業普遍存在抵押品少的問題,8省市金融機構探索開展了“著作權質押+專業評估”貸款,借助內外部專業評估對項目進行考察,以企業自主著作權作為擔保,面向中小文化創意企業發放貸款。如北京銀行南昌分行,于2013年3月以江西泰豪動漫有限公司的動漫產品《阿香日記》形象(設計)版權為質押,向該企業發放800萬元貸款,支持企業創作《四大天王》等新媒體動漫作品。
二是“收費權質押+保證或擔保”貸款模式。針對文化旅游企業項目建設周期長、投資金額大的特點,8省市金融機構嘗試開展以收費權質押的方式積極向企業授信。例如,工商銀行[-0.29% 資金 研報]河南省分行與神農山達成以景區收費權為質押的1.9億元8年期的基準利率貸款協議,為企業減少財務成本近3500萬元。交通銀行[0.00% 資金 研報]南昌分行以廣告收費權作為質押,以南昌電視臺固定資產作抵押,發放短期流動資金貸款6000萬元。
三是“上市融資+資產證券化”模式。調查顯示,8省市積極推動文化企業上市融資,華僑城、騰訊、華聞傳媒[0.84% 資金 研報]、粵飛動漫等一批文化企業先后成功上市,為文化產業做大做強提供了資金支持。近年來,金融機構還通過創新,開拓將收費權資產證券化的創新融資模式,進一步拓寬文化企業融資渠道。2013年,中信證券[-0.09% 資金 研報]為華僑城集團開展將北京、深圳等地“歡樂谷”主題公園未來五年門票收益權打包作為基礎資產定向發行,并將其產生的現金流用于向投資者支付收益的計劃,募集資金17.5億元。
四是“債券融資+項目融資”模式。2013年,8省市金融機構針對文化企業的運營特點,積極利用債務融資工具、項目融資方式,較好地滿足文化企業的金融需求。例如,工商銀行深圳分行作為主承銷行為華僑城集團累計注冊發行104億元債務融資票據,支持了華僑城集團在文化主題公園上的發展,并加強對動漫影視、環球數碼等的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成效顯現
(一)文化產業融資環境不斷改善。金融支持力度的加強,有效增加了對文化產業的資金供給。截至2013年末,8省市文化企業貸款余額5325億元,同比增長35.1%;35家企業在國內外上市,其中國內上市30家,海外及香港上市企業5家,累計籌資額876億元;文化產業保險(放心保)重點項目147個,涉及企業376家,保費金額6231萬元,實現文化產業風險覆蓋567億元。同時,在金融機構服務創新的帶動下,文交所和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相繼設立,促進風險資本、創業資本和社會資金進入文化產業領域,進一步暢通文化產業交易與投融資渠道。
(二)文化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截至2013年末,8省市共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39家,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65家,文化產業創意園區335個。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建設不斷發展,涵蓋了動漫游戲、創意設計、數字內容、出版發行、工藝美術等領域。文化產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文化資源優勢[-0.14%]逐步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文化產業進一步優化升級。金融支持有效地促進了“文化+科技”的融合發展,8省市涌現出了一批以高新技術為依托、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的高成長型文化科技企業,推動了傳統文化制造企業的優化升級,加快“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深圳華僑城集團的第四代文化主題公園通過不斷豐富創意設計和動漫游戲內涵,引領我國主題公園的潮流。景德鎮法藍瓷實業有限公司在繼承東方傳統瓷藝文化的基礎上,融合東西方藝術裝飾風格,不斷創新工藝,成功打造了頗具盛名的“法藍瓷”。
(四)推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近年來,8省市金融機構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非遺企業健康發展,助推了景泰藍制作技藝、同仁堂[-0.73% 資金 研報]醫藥文化、揚州玉雕、湘繡、膠南達尼畫家村、徽州三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快速發展,對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和傳承發揮了重要作用。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