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在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和省文體廳的直接倡導下,自5月份以來,我公司負責牽頭,聯合海南日報、新華網、海南電視臺、海南在線等多家主流媒體對海南西部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進行的相關宣傳工作穩步推進。11月28日,海南日報開辟專欄,對海南西部之澄邁進行了如下專題報道。
開欄的話:
在海南悠久的歷史文化中,西部從來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區域。從澄邁、臨高、儋州到東方、昌江、樂東,這里不僅記載了黎族祖先渡海的傳說,也見證了海南文脈的發端和延伸之路。一個個精美的文物、一處處原生的古跡,讓人感受到的是海南獨特而又燦爛的文化;淳樸的黎苗風情、神秘的文化遺產,則為海南文化增添了一份厚重的積淀。
當眾多的游客和市民已經不滿足于尋常的休閑度假形式和路線,越來越追求個性化的時候,西部文化之旅成為人們追尋的下一個熱點。文化是旅游的靈魂,走進西部,游客和市民看到不僅是優美的景色,更能感受到的是海南文化跳動的脈搏,行走之間,整個身心都沐浴著文風雅韻。
和東部相比,西部文化景點和遺址的保護與開發還不盡如人意,道路交通、資金項目等都制約著西部文化旅游資源的進一步挖掘。為此,省文體廳、省交通廳以及西部六市縣和本報聯合在“文化周刊”開辟“發現•西部文化之旅”專欄,對西部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進行系列報道,希望更多的市民、游客和讀者朋友能關注西部、走進西部,讓西部文化旅游資源這顆耀眼的明珠不再塵封,綻放出璀璨奪目的光芒。
作為海南西漢三大歷史名邑之一,千年古縣澄邁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如何將這些人文資源充分利用開發,成為澄邁文化發展的思考大題。
■ 本報記者 孫慧 通訊員 黃華師
在眾多人印象中,澄邁最為讓人熟知的或許是福山咖啡、冬季瓜菜、白蓮鵝等豐富的物產資源,但實際上,這座古縣經過千年歷史歲月沉淀,給這片富饒的土地留下了許多燦爛的文化資源。
美榔雙塔、廣德橋、古渡口、通潮閣,還有海南現存最大文廟中的大成殿……這些遺落在澄邁村落間的文化資源,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展現了澄邁,甚至是整個海南那段令人遐想的歷史。
然而,受制于開發保護等條件有限,這些文化資源尚處于“養在深閨人未識”階段,如何將這些人文資源充分利用開發,成為澄邁未來文化發展的思考大題。
千年歲月沉淀多彩文化
澄邁自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縣,至今已有2123年,史脈久遠,人文熾盛,是海南漢代三大古名邑之一。悠久歷史衍生了豐富的文化遺存,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澄邁縣共登記文物單位(點)218處。目前,該縣縣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66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
千年古縣,興旺之地。澄邁這片歷經2千多年歲月沉淀的紅色土壤,不僅物產資源豐富,人文歷史痕跡也多。文學大家蘇東坡曾在這片土地上詩吟,美榔姐妹雙塔傳奇撲朔迷離,大成殿歷經風雨滄桑……
在澄邁,既有著禪林圣地永慶寺,也有著古韻古香的封平約亭,至今仍有人在傳誦著蘇東坡為此遺留下的著名詩篇。多彩的歷史文化遺存也造就了濃厚的文化氛圍。在今年11月份,澄邁被評為我國第一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是我國第一批示范區中的唯一縣級單位。
同時,不同的民族雜居在此,也培育出一批本土文化在源遠流長。如七彩雕畫、民間炭畫像、木雕、剪紙等至今熠熠生輝;長壽老人、福山咖啡、盈濱龍水節賽龍舟等都極具文化開發價值,尚有待進一步保護開發。
效益缺乏導致開發滯后
盡管澄邁文化資源豐富,但長久以來,受開發條件有限、規劃思路不成熟、配套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在文化遺存保護與開發工作方面,澄邁縣政府一直秉承著“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缺乏對全縣文化資源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和規劃開發總思路,造成了很多文化景點尚“養在深閨人未識”,少人問津。
而經濟效益的缺乏也導致了文化保護工作的滯后。管理保護人員配備不齊、保護文物土地權屬混亂、周邊旅游配套措施不到位、周邊群眾保護意識不高等,都制約了澄邁很多文化遺存的保護與開發。
很多散落的村落里的文化遺存隨著城鎮化進程、道路改造、重大項目建設,逐漸被蠶食,如大豐村里古村落的很多房子已經破舊不堪,位于老城開發區內的廣德橋河岸上棟棟樓房豎起。
在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工作的逐步推進中,全省各市縣經濟發展迅速、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文化遺存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怎樣將保護與開發雙贏并行?為此,澄邁縣有關部門正在積極調研、制定開發保護措施,讓千年古縣的文化遺存重新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美麗鄉村延伸美好未來
從2009年起,澄邁縣文體部門就針對美榔雙塔、羅驛村古村落、大成殿等文物遺存進行了修繕保護工作。如今,大成殿的一期修繕工程已經完成,美榔雙塔正在進行二期修繕開發,而大豐村古村落的規劃也已完成,明年即將開始進行一期修繕。
科學全面的開發規劃是澄邁開展新一輪文化資源保護的基礎。今年以來,澄邁縣將文化古跡修繕工作與創建“美麗鄉村帶”工作相結合,利用古村古塔等文化資源作為輻射點帶動周邊鄉村旅游,打造新興文化旅游景點。
充分挖掘和展示人文景點背后的文化價值,以此輻射周邊的美麗鄉村建設,是澄邁文化旅游發展的未來思路。今年,澄邁重點打造三條“美麗鄉村”帶,即“福(山)橋(頭)帶”、“永(發)美(亭)帶”和“老城羅美(含沙吉村)帶”,依托福山咖啡風情小鎮4A級旅游景區、美榔雙塔4A級旅游景區和羅驛村省級文化保護單位建設,以景區打造發展高品位觀光旅游業,突出示范引領作用。
在澄邁縣委縣政府的積極努力下,大成殿的正殿已經修葺一新;美榔雙塔拆除了鐵柵欄,擴充、拼接石板路供游人近距離瞻仰,這些蒙塵已久的人文景點正在逐步煥發出迷人的文化魅力。
(本報金江11月27日電)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