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3年11月26日 人民政協網
文化產業安全是關系到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而文化產業結構安全又是文化產業安全的核心問題。文化產業結構安全是指文化產業內各細分行業間以及各細分行業內部各部門間產業關聯性適度,文化產業政策有利于該國文化的傳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主導產業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且通過自身調整升級能夠抵御來自外部的沖擊和威脅,并能夠通過文化貿易逐漸將本國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
2012年我國文化產業產值突破4萬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進一步增加,達到了3.48%,但與文化產業發展強國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國文化產業占GDP的比重達25%。文化產業的發展亟待文化產業結構的調整,而文化產業結構的現狀則是決定文化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因素。從產業安全的角度,不利于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狀態都可被看做是對文化產業結構安全的威脅。
在我國文化產業的細分行業中新聞出版業、電影產業、廣播電視產業、動漫產業、游戲產業、廣告產業、藝術品經營業和演出產業是產值較高的八個細分行業。新聞出版業是文化產業中占比最大的產業,接近八個細分行業總產值的60%,而其他行業中,廣告產業和廣播電視產業占比分別為16.46%和12.18%,演出產業和電影產業所占比重則不足1%。如此懸殊的差距造成了中國文化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和不安全。
各個國家的產業結構政策都有不同的傾向。美國在文化產業結構政策方面,通過各種非盈利文化組織設立基金會及各種資助文化產業發展的捐贈制度,促進各種文化產業、各個文化部門的協調發展。英國在制定文化產業結構政策時,所選的產業均是國內較為成熟的產業,確保各個產業部門能夠相互支撐,互為供給,產業結構上下游完整。
我國文化產業結構政策的總體原則是“大力發展大眾文化,努力扶持高雅文化”。文化產業化的一個基礎方針就是使文化產業能夠更加貼近大眾、通俗易懂。而文化產業的消費者水平并不一致,有一部分消費者對高雅文化有追求和消費偏好,因此從產業發展的角度,既要顧及大眾文化產業,也要兼顧高雅文化產業的發展。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正處于起步期,還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產業結構政策沒有給予產業該如何發展的有力指導,是扶植,是保護,還是挽救。
由于我國文化事業起步較晚,文化產業的發展尚處于一個粗放型階段,與我國的總體經濟實力并不相稱,國際競爭力也較弱。我國的出版產業,排名出版產業收入前4位的企業總收入只占到該產業總收入的6%,即便是前20名的企業總收入也只占到全產業總收入的20%左右。在中國,文化產業沒有大的企業充當“領頭羊”,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一個軟肋。如何調整產業內部的結構,提升大企業的市場集中度,是提升中國產業結構國際競爭力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特建議:
一,扶植一批企業盡快成長起來。產業結構安全不僅是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更應該包括產業結構的優化,在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如何選擇文化產業內的主導產業、潛力產業以及關聯產業,對文化產業結構的安全和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主導產業選擇的基礎上盡快扶植一部分企業先發展起來,則是促進整個產業結構優化的有效途徑。
二,促進文化貿易發展,通過貿易促進結構調整。在未來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在保持現有文化貿易規模的基礎上,調整新聞出版業的進出口規模和產業內部結構,一方面適應國際文化市場的需求,將我國的出版物打入世界市場;另一方面,通過新聞出版業貿易規模的擴大進一步拉動其他相關文化產業的出口規模,促進整個文化產業的協調發展。在一定時期內實現文化貿易的增長和文化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
三,促進多產業共同發展,扭轉新聞出版行業一家獨大的局面。在現有產業結構比重的基礎上,提升電影產業的產品質量,加快與國外知名片商之間的合作;促進動漫產業和游戲產業的崛起,在建設動漫產業園的基礎上,吸引適量的外商直接投資,打破內資獨攬的局面,將動漫游戲產業發達國家的理念引入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中,與我國文化特色相結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動漫游戲產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