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3年08月30日 人民網
原題:文化產業成發展新引擎
去年,湖南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804.4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3.63%,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文化產業已成為湖南重要的支柱產業、千億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湖南省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湖南文化產業現象”引起廣泛關注。2006年到2012年,湖南文化產業年均增長20%左右,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從業人數超百萬,3家文化企業進入全國“文化企業30強”,4家文化企業上市。文化產業主要指標高于其他產業平均水平,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持續穩定,在“穩增長調結構”戰略中的作用凸顯,成為湖南發展新引擎。
突出大戰略引領。實施“文化強省”戰略,把文化產業列入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明確了文化產業的戰略地位。出臺《關于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意見》、《湖南省“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完成了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注重優化區域戰略布局,確立以長株潭為核心增長極,大湘西、大湘南為新興增長極的文化產業發展布局。注重產業發展的戰略重點,突出發展廣播影視、出版發行、演藝娛樂、動漫游戲等優勢產業,加快發展創意設計、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網絡新媒體等新興產業,提質發展印刷復制、廣告、會展和收藏等傳統產業。注重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廣泛組織參與文化交流活動,鼓勵文化企業開發國(境)外受眾易于接受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好地推動湖湘文化走向世界。
堅持大改革推動。按照中央確定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湖南加大力度,加快進度,重點突破、全面推進,走出一條“自學成才”之路,到2012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中央確定的文化體制改革階段性任務。通過改革,為文化產業發展培育新的市場主體,轉企改制一項就新增市場主體352家。積極支持轉企改制單位加快發展,落實國家轉企改制稅收優惠政策,5年來,為全省各級各類轉制文化企業減免各類稅收10多億元。省文化產業引導資金重點支持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同時,著力提高文化行政和綜合執法效率,為文化產業提供了統一、有序的發展環境。
依托大企業帶頭。湖南發展文化產業重視走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路子,著力打造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有影響力的文化企業,充分發揮大企業的帶頭、示范和引導作用,建設了幾家資產、營收雙過百億的企業。2012年,湖南廣播電視臺全年實現總收入163億元,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總資產達158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30億元、利潤9.19億元。中南傳媒進入滬深300指數和上證公司治理板塊,湖南正在推廣中南傳媒管理經驗,推動改制文化企業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依托大企業聚合文化產業優勢資源,加快發展數字媒體、電視購物等新興業態。充分發揮國有大企業產業鏈帶動作用,形成國有民營共進局面,助推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民營文化企業在文化產業中的比重逐年攀升,約占全省娛樂演藝業、印刷業和動漫業的90%。
注重大項目帶動。湖南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突出抓好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和產業融合。湖南“十二五”時期共爭取到國家有關部委認定的文化產業園區5個,省級重點園區16個,華強(株洲)文化科技產業園成為湖南“兩型社會”建設的重點項目。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將重大項目推薦給境內外,構建文化“走出去”新平臺。近3年,湖南在深圳文博會上招商引資簽約項目50多個,合同引資400多億元。加快文化與金融、科技、旅游的融合,催生新業態。目前正大力推進華聲在線、體壇傳媒等文化企業上市,加快建設天聞數字出版平臺、有線云電視系統等重大創新型項目。
強化大品牌支撐。充分發揮湖湘文化“文源深、文脈廣、文氣足”的特點,在出版、廣電、動漫、演藝等方面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品牌。注重品牌研究,成立了文化創意和文化品牌研究中心;加強產權保護,成立了知識產權協調領導小組,將出臺《湖南省文化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意見》。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