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3-08-30
去年,上海市文化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6.2%,文化產業已成為上海經濟支柱性產業,成為驅動上海創新轉型的強大助力。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上海認真貫徹中央精神,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戰略背景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全市文化產業呈現出規模效應持續擴大、市場主體多元發展、園區基地優勢集聚、產業業態跨界融合、政策環境不斷優化的良好態勢。
文化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特色更趨鮮明。2012年是上海創新轉型、攻堅克難的關鍵一年,上海文化產業實現了與城市創新轉型的同步發展。2012年,上海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247億元,現價增長7.9%,增幅高出同期地區生產總值2個百分點;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6.2%。上海文化產業中,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工藝美術品生產、文化產品生產輔助生產等產業經濟規模較大,實現增加值超過百億元。
文化市場主體多元發展,產業格局基本形成。企業是文化產業發展的真正主體,近年來上海已初步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全市核心類文化企業1.4萬余家,其中非公有制文化企業1.2萬余家,占比88%。國有文化企業緊緊把握上海轉型機遇,加快升級步伐,2012年,以上海文廣集團、解放集團等為代表的骨干企業完成營業總收入近300億元,同比增長5.6%。民營文化企業依托上海公平開放的創新環境迅速發展,2012年,新文化傳媒集團在A股成功上市,成為上海首家民營影視制作類上市企業,上市一年企業市值從14億元增加到40億元;淘米網、巨人網絡、東方財富網等一批專、精、特、新的民營文化企業在上海孕育成長。
園區基地持續發展,產業載體有效提升。文化產業規;s化專業化發展是上海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有效路徑。上海注重“部市合作”,推動國家有關部委認定的數字出版基地、音樂產業基地、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快速發展;2012年,上海張江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入駐企業超過400家,營業收入達200億元,產業聯動示范效應逐步顯現。此外,上海依托“市區聯動”,2009年、2011年先后共認定了兩批共50家上海市級文化產業園區,覆蓋上海全部17個區縣,各園區因地制宜,結合區域產業發展定位,不斷提升園區產業集聚度和完善產業鏈建設;2012年,全市文化產業園區共吸引3900余家文化企業落地,60%以上園區文化企業占比超過70%。
文化產業跨界融合,科技金融貿易助力文化。文化與科技、文化與金融、文化與貿易的融合發展是近年來上海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征。上海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呈現出以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信息通訊技術為主要特征的現代科技與文化相融合的趨勢。文化與貿易“走出去”步伐加快,2012年,上海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168.8億美元,同比增長3.7%。
政策創新力度加大,文化產業潛力釋放。上海加大文化產業資金扶持力度,通過財政資金的扶持撬動社會資本的投入,推動上海文化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2012年,上海市級文化產業財政扶持資金總額達3億元,撬動資金投入10億元。2012年,上海在全國率先試點征收增值稅,文化產業部分行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政策試點以來,超過九成的文化試點企業稅負下降,試點總體取得良好效果。上海加大政策創新力度,在頂層設計和工作機制方面,上海制定發布《上海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12-2015)》、《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人才政策方面,制定發布《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緊缺人才開發目錄》;在知識產權方面,完成對《上海市專利資助辦法》的修訂,突出對產業發展的政策傾斜和支持。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