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中國文化報
2013-06-06 編輯:產業司
自從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以來,隨著國際先進模式的借鑒和引入,作為現代企業管理核心要素之一的數據分析,逐漸受到國內相關方面的關注。我國早在2006年就首次發布了文化產業統計數據,產業數據庫的建立及其市場化運用在業界逐漸推廣開來。然而,近來一些動態顯示,我國文化產業的數據工作依然存在較多空白。在今年初的一些會議和論壇上,演藝、電子娛樂等領域的人士紛紛提及產業數據匱乏、缺乏系統分析的情況,媒體近期關于某地“市場化運作研修班”的報道,也暴露了傳統文化行業對數據工作缺乏認識的現狀。文化系統如何搞好數據分析工作,應該引起業界重新審視和思考。
數據分析要有市場化意識
“數據分析是一種方法論,是各行各業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文化產業也需要市場行為,所以,數據分析對它的支持和幫助同樣重要。只是,現在一些傳統文化領域的企業對市場的理解不透徹,比其他領域的企業更需要行業引導。”對于數據分析和文化產業的關系,中國商業聯合會數據分析專業委員會會長鄒東生說。
數據分析在發達國家發展較快,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行業,其功能是為企業決策提供服務。企業經營過程中有很多關鍵點,都需要決策。傳統的決策主要憑經驗,但數據分析行業誕生后,專業的事務所和分析師可以通過數據采集,結合專業的模型和分析方法,為企業提供明確和量化的決策建議。數據分析在電子商務等IT領域發展勢頭迅猛,資料顯示,淘寶、京東、凡客誠品等國內電商品牌的數據分析投入目前都達到了上億元。
據鄒東生介紹,隨著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現在收集數據的渠道越來越多,很多市場行為都可以通過數據做出預測。企業在很多決策環節中都可以引入數據分析,再結合分析師在經濟領域的經驗,做出的判斷比原先準確很多。文化領域過去對這方面關注很少,但要走向市場化,建立數據分析機制是一條必經之路。
“有些文化領域,比如一些非遺產品,它可能不足以產業化,但是它一定可以市場化。不管是手工藝品、藝術品還是民族戲曲,經歷這么多年的傳承,已經得到公眾的認可,存在市場化需求,F在一些傳承人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我覺得這是不對的。要延續生命力,一定要有市場化的行為和手段。在文化領域,推廣、普及市場化意識是開展數據分析的前提。”鄒東生說。
發揮數據作用的關鍵是重視分析
“不能只是收集數據,還要對它進行分析。”提及我國文化領域數據信息的使用現狀,從事數據分析工作多年的王先生多少顯得有些無奈。他說,他曾經就職于文化單位,看到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國家級的數據庫,但使用效率并不盡如人意。很多數據庫都是平臺搭建得很完善,數據錄入也很勤快,就是不見有人來用,成了“死數據”。王先生認為,其癥結在于一些企業包括相關政府部門還沒有養成在市場化條件下進行數據分析的意識。
王先生說,國家重點發展的一些文化產業其實非常缺乏統計數據。例如動漫電影,一些投資商本來很想進入,但他們需要較為詳細的參考信息,包括受眾結構,資金回收模式,院線規模、場次等。由于找不到關鍵信息來做市場分析,他們最終只能作罷。“動漫產業發展好幾年了,很多政府部門手里掌握著企業數據,但一直沒有做分析,無法產生信息價值,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王先生說。
在這方面,鄒東生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國家這么多年做了很多信息化建設工作,搭建了很多信息收集渠道,這些信息都是可以轉化成數據的。但是,這些信息現在有沒有充分利用,有沒有充分發掘其背后的規律,來幫助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規劃,使我們的企業能更好地在市場中生存和發展?這需要重新反思。我覺得,政府本身應該提升對數據的重視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產業。”
政府與行業共同培育良好機制
在文化領域推廣數據分析目前還存在另一大難題,就是企業對這項工作缺乏了解。數據分析是智能型行業,一般按照分析師參與項目的時間、人數收費,和管理咨詢行業類似。為何要支付較高酬勞做這項沒有直接收益的事情,確實是企業很容易提出的疑問。
關于這一點,鄒東生解釋說,數據分析不像一般咨詢,這項工作最終要落地,提出非常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分析成功的話,很快就可以在收益中有所體現。同時,數據分析都是定制化服務,企業可以按需選擇。以文化產業為例,演出等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領域對數據分析已經有明顯需求,企業可以和事務所直接開展溝通合作,而市場化程度較低的領域也可以積極利用很多事務所提供的免費咨詢,逐步推進市場化進程。
對于改善文化領域的數據分析認知環境、建立良好合作機制的問題,鄒東生認為,這項工作應從政府和行業協會兩方面做起。目前國內文化產業各領域市場化程度不一的情況非常明顯,面對這種現狀,政府有關部門應發揮橋梁作用,為確實已出現數據分析需求的領域提供與專業機構對接的機會,讓企業盡快了解數據分析可能帶來的收益。另一方面,行業協會要讓事務所認識到“更多人了解才會有更多的客戶”,鼓勵他們積極提供免費服務,并且告知企業“數據分析工作一定能讓企業受益”。同時,行業協會還要重視深度、經營類數據的分析,強化培訓,維持從業機構、從業人員的高標準,以保證行業對文化企業的服務質量。
“另外,政府和協會其實可以在這個體系中形成監督機制和服務機制,約束事務所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當大家取得雙贏的時候,文化產業就能順理成章地更好發展了。我想,文化產業將來一定會在這方面受益的。”鄒東生如此展望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