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013年05月31日 金黔在線
——對話第九屆深圳文博會貴州代表團成員
訪談背景
貴州高規格組團參加第九屆(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其規格高、規模大和代表性強,得到業內和其他省份考察團、參展企業、參觀市民以及媒體的高度關注。共簽約47個文化產業項目,簽約金額高達195.52億元。
貴州團已經連續組團參加7屆深圳文博會,且一屆比一屆注重提升和完善,助推貴州文化發展,實現資源的轉型,市場的嫁接,通過創意設計和交易平臺,逐步整合民間手工工藝者、企業、設計團隊、專家研發隊伍,媒體文化傳播等團隊,逐步探索貴州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之路。深圳文博會已經成為貴州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性平臺,而其內生性機制的建立才能引領貴州文化產業可持續地面向大眾,走向市場,實現貴州文化的國際性傳播和傳揚。日前,記者采訪了相關機構負責人、專家、企業、設計師代表,共話貴州文化產業發展路徑及其通過創意創新實現路徑的可能性。
嘉賓
袁飛:貴陽市文產辦主任
郜凱:貴州金凱利民族文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陳向鋒:深圳市設計聯合會常務副主席
周子鴻:貴州省美術家協會設計藝委會主任
陳思岷:貴州未名堂設計公司董事長
胡麗亞:祥紋銀飾藝術總監
主持人:本報記者 王小梅
“創意貴陽 絕對貴州”
主持人:貴陽市人民廣場一帶的文化生活空間在“絕對貴州”的圖形里,呈現一種都市和設計創意的融合,從這里相伴貴州山地文化景觀、農耕文明衍生的多彩民族民俗,以“絕對貴州”的當代表述進入深圳,在設計師的奇思妙想下變成了微笑的玻璃鋼苗族民族娃娃塑像,刺繡和蠟染藍花的工作椅,柔美的絲巾、手機殼、手袋等,進入都市生活世界。文化創意在于你是否看見過村落差異形態,是否勇于打破之間的區隔,并有連接都市和村莊兩端的能力,不僅有仰望文化的高度去實現“轉變文化發展方式”的探索,且有貿易、市場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袁飛:此次深圳文博會貴陽館的展覽集中呈現“創意貴陽•絕對貴州”的主題,聯合深圳設計企業和絕對貴州設計聯盟,對貴州多民族民俗元素進行一次試探性的現代設計和創意展現,得到廣泛關注。
絕對貴州是根系,創意貴陽是枝葉;貴州民族的多樣性全國難找;外來者看的話,絕對體現了貴州的文化自信。創意貴陽、絕對貴州不僅僅是地域的概念,基礎在貴州的民族性,產業化的重鎮在貴陽。
周子鴻:用當代產品將文化帶入現代生活,僅在原生態環境去感受,帶有傳播方面的局限性。這次以絕對貴州以及貴州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為素材,以創意產品為載體,以產業化為路徑,體現其當代文化價值。絕對貴州平面展是源頭,也是一個起點,以平面展為起點,以當代藝術的方式體現出來,還是藝術層面的,這次把它和成熟品牌產品對接,這也是一種創意融合。
胡麗亞:這次展覽就是這樣的嘗試,我們每個產品的開發背后都是一個故事,是一個產業鏈的濃縮故事。背后是貴州深厚的文化歷史,我們相信通過這樣的努力,會加快貴州文化對外傳播的效率和速度。
陳向鋒:這說明貴州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不是博物館文化,在保護和尊重的基礎上,以產業化的手段來推動發展和傳播。這也是對文化生命力和活力的檢驗。
文化表達 貴州故事
陳向鋒:深圳大學一名教授、我團隊的文化戰略研究專家說,關于文化價值的表述大致可以分為鄉土價值、民族價值和世界價值三個層面。
周子鴻:現在貴州的少數民族很多文化,大致還停留在鄉土價值層面,少部分上升到民族價值層面,成為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符號,還需要很大程度提升為世界價值。
主持人:這是貴州做民族民俗產業企業的最大軟肋,只做了形,沒有神。
袁飛:劉海粟在《花溪語絲》序中寫到一位朋友對他說的話:“貴州山水在孕育著交響樂的情緒,當文化積累達到高峰時期,一定要出震古爍今的大天才,來吟唱中華民族心靈深處的大悲歡。”
郜凱:結合當年劉伯溫“500年后看,云貴勝江南”的貴州評價,建省600年,貴州差不多到這個時候了,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正當時。
袁飛:當然這是一方面,貴廣快鐵的開通,對貴州來說是大戰略,改變了貴州在西南的經濟位置,要看我們怎樣將資源優勢最大程度地轉化為發展優勢。
主持人:認同貴州的文化價值,是做產業的基礎。
陳向鋒:我對貴州有人文情結,我們將認真系統地了解和研究貴州的文化資源。
袁飛:文化資源的庫是一方面,很重要,這是根,貴州應該有一些基礎,你做的很多東西就是這個庫的東西,如何產業化需要深入思考,再返回來討論,成功率就會高。
主持人:從一個切面在深度上研究貴州民族文化的形態,講述她的故事。貴州民族民俗文化產業化研究課題,還需要做很多工作。
郜凱:貴州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但是貴州有最有價值的文化形態。
陳向鋒:先做一個貴州民族民俗文化產業化研究課題,和項目建設同時推進,園區就算建設慢一點,研究也要不停步,這樣園區一旦建成,對于民俗民族文化產業化很多東西就很清晰了。
主持人:那就是要做貴州民族民俗文化的產業化,需要認真學習和尊重貴州的文化,這樣才可能真正的做好,也才能有持續的創新能力。
袁飛:我認真的研究深圳,的確在表象之后有很多值得貴州學習的東西。我們需要尋找有很好的文化知識和社會經驗積淀的學術團隊,只要做事比較有韌性,只要找準方向,一定能做成。
陳向鋒:國際化要用不同的形態立體地走出去,文化研究、書籍、媒體傳播等等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文化產品的走出去是另一條腿。
主持人:不是所有的文化形態都能產業化。
袁飛:另外,產業化需要有個度,那是建立在對文化及其價值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來做,而且產業化過度,對文化本身會起反作用。
主持人:文化經濟一體,人類學是一個工作方法,其實一點都不學術,國外這些研究都是產業的基礎。
袁飛:國內的基礎性研究還需加強。人文的、社會性的、基礎性的很多學科,是很難用經濟指標來量化的!
民俗文化 創意出新
胡麗亞:把貴州文化的特點做出來,在于創意產業企業要將大量精力放到民族民俗文化的挖掘和研發上,貴州的文化特點和文化影響力就真正的得到彰顯和提升了。
陳向鋒:民族民俗的產業化是我們最想做的事情,單純的做創意產業園我們不會來貴州。創意產業園重點聚集的是設計、策劃、運營、投資方面的企業,是服務于民族民俗產業化的上游。
主持人:深度交流和互動已經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寶貝。
陳思岷:貴州這幾年衍生了一大批做這類的企業,都是很小的微型企業,大多在傳統資源,對資源的理解和把握還不夠。
袁飛:要用產業化的路徑,實現文化傳播和價值構建的正向效應,也就是現在流行的產生正能量,最大程度地防止過度商業化。
現在做文化就需要一點更加純粹的狀態,我和很多做文化的人打交道之后得到更多這樣的感覺,所以也更有信心在這樣的道路上走下去。做文化應該打破邊界,理清頭緒,越來越清楚自己想做的是什么,整合團隊和資源,協力前行。
陳向鋒:創意產業需要專業的團隊來運營,整合市場經濟歷練出來的專家。貴州有很好的資源,怎么產業化?你的方式可以復制,然后貴州的文化資源能做到的高度是深圳沒有的,值得我們做30年。
陳思岷:創意企業之間有一種合作方式叫做產業聯盟,靈活性很強,經營的多元化起很大的推動作用,實現品牌化運轉。
袁飛:還有關鍵的一點,你整合的投資運營團隊的人很重要,方案做得很完美,如果運營團隊的力量不夠有些目標是很難實現的。
陳向鋒:運營團隊是一個問題,我們這個團隊很缺少運營團隊。
主持人:貴州有很大特殊性,進入市場的能力還不高,需要尋找出口。
袁飛:我們需要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目前對貴州的文化資源狀況,我們掌握的廣度和深度是沒有問題的,就像一個對貴州文化礦產知根知底的團隊。但是怎么開礦和將礦產的價值以什么樣的方式和現在的傳媒資源、文化研究資源最大化、最美地呈現給大家,還需專業團隊。
陳向鋒:如果能做一個真正意義的文化產業創意園區,一定會對貴州文化產業發展的多元化起很大的推動作用。
深度開發 國際模式
陳向鋒:國家要求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占GDP比重達到5%以上,是發展文化產業的一種結果,不是目的。
袁飛:目的在于通過產業化的方式真正做出文化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滿足人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主持人:非常認同。請談一談貴州民族民俗文化元素的產業化路徑。不僅僅是民族民俗文化元素,僅僅用元素是有限制的,要關注的是文化核心價值。
袁飛:用元素承載價值,并不違背核心價值。這也需要導入。
周子鴻:設計師會用元素,但要看到文化的魂。這關系到產業化的深度。
陳思岷:也就是淺層次開發和深層次開發的問題。
胡麗亞:深層次開發就是這樣,品牌建設背后就是文化的價值。
陳向鋒:所以產業化研究中心,就要研究和解決它的品牌承載價值的問題。
袁飛:是的,不過總要有人來做,也必須要走這一條路。
主持人:現在的貴州文化產業風生水起,衍生大量企業,但市場意識和整合能力還待提升。所以,需要先行者,來建構一個聯合體。
袁飛:我們現在做這個園區的模式,在貴州還沒有,現在全國文化產業園幾千個,真正盈利的30%左右,很大一部分變形為房地產。我去看他們的園區后真正很認可他們的模式,關鍵在于他們的團隊有這個成功運營的實在。
陳向鋒:文化產業運作者要對文化產業有研究,以專業化的水準引領產業發展。
袁飛:做文化產業,要接觸的經濟種類多,這對做產業有好處。文化產業,符合文化發展規律也符合經濟發展規律,是很好的選擇。個人以為,產業園做成之后,可以將貴州元素進一步國際化,在產業上完全可以做到,再加上前期的這些基礎性研究,是很能推動貴州文化的走出去,從理論的研究到產品的研發,兩條腿走路。
胡麗亞:這個園區做成,對于少數民族地區文化資源的產業化很有示范意義。
周子鴻:貴州文化的國際化值得倡導,但是要通過經濟的價值實現。
主持人:研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個品牌的孵化也是需要時間來沉淀的。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