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3年02月21日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劉德良
近年來,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價值不斷顯現,投融資體系建設的緊迫性、重要性成為焦點。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導致文化產業投融資的工具、結構、規模、效益、產業促動力等方面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資本在文化產業發展中如何發揮充分的效用,文化產業如何利用資本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都需要不斷地創新投融資模式。
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目前由政府項目補貼、銀行信貸、企業債、企業股權投融資、公開發行股票、信托、保險、擔保等組成。根據新元文智的估算,2012年度文化產業來自銀行信貸的額度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企業股權融資約為400億元,各級政府的補貼和獎勵資金約為300億元,17家文化企業上市募資超過100億元,發行企業債融資規模在20億至30億元,而民間投資難以測算,但可以估計超過1000億元。可以看出,民間投資、銀行信貸和企業股權融資構成了文化產業投資的3大主體。
從目前來看,文化產業創新投融資模式主要有3個方向:
第一,文化項目和文化產品的投貸組合融資模式。
當前大多數文化項目和文化產品,從創意到生產銷售環節,融資難是最大的問題。由于文化產業輕資產和不確定性,以及信用機制和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的不完善,大多數文化項目和文化產品難以獲得銀行和投資機構的青睞,而民間投資又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和資源偏好。
解決這個難題,可以采取政府、銀行、專業的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和市場研究機構、保險公司共同合作的方式,從市場調研到風險評估、從政府項目和版權備案到運營保險、從創作機制到市場營銷,在各方面進行一系列結構化的設計,從而由各方各自發揮作用,分散風險并各取收益。
大量的優秀文化項目和文化產品雛形需要資金的組合支持,才能綻放光彩。應該看到,正是在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和銀行的支持下,“中國好聲音”才能紅遍全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黎瑞剛考察了眾多全球電視節目模式,經過深入研究比較后,決定采購《The Voice》中國版權。在《中國好聲音》推向市場的過程中,黎瑞剛帶領的基金團隊整合與調動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積累的文化產業資源和經驗,解決了實踐中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第二,收入質押創新模式能針對性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中核心的輕資產和銀行信用級別問題。
文化企業資產規模小、信用級別低是其融資面臨的核心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以未來預期收入和未來版權價值為核心,構建融資體系,而不是進行簡單的資產評估或者參考銀行賬戶流水記錄。要做到這一點,銀行、信托公司、擔保公司、風險公司、市場研究機構等各方需要建立一套以項目收益為主體的貸款或信托產品投融資模式。
比如,上海東方惠金文化產業擔保公司針對文化企業注冊資本小、無有效實物資產和穩定銷售收入等實際情況,專門設計了“門票收益質押”的貸款方案,以公司信用為擔保,企業未來門票收入由銀行直接收取后轉保證金作為還款來源,上海市3家文化企業因此獲得了銀行的貸款支持,很快走出了經營困境,實現了企業的良性發展.
同時,網絡化、社會化高度協同的投融資服務平臺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通過網絡讓企業與外部融資涉及對象包括銀行、投資機構、信托公司、保險公司、擔保公司、資產評估公司、投融資中介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實現網絡流水線式的對接,可以極大地提高文化企業的融資成功率,降低融資成本。(作者為清華大學新經濟與新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
融資就像“談戀愛”
本報記者 金 晶
提起開心麻花,喜歡都市喜劇的人們一定耳熟能詳。這家2003年成立的文化公司,如今已成為都市爆笑喜劇行業的“領跑者”,也是國內舞臺劇領域頗具市場號召力的民營機構之一。
“企業與資本對接,就像兩個人談戀愛一樣,需要情投意合,在合作過程中相處愉快。”提到文企融資,開心麻花創始人張晨有著自己的詮釋。
他說,“對于文化企業而言,首先是做好原創內容,也就是讓自己足夠優秀”;谶@一理念,開心麻花團隊在10年間推出了19部原創作品,并進行了總計約2000場的大劇場演出。多年的市場闖蕩,不但讓開心麻花摸索出“以制片人為中心的項目制”等經營模式,也在全國多個城市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粉絲群”。
良好的品牌效能吸引觀眾,也會吸引眾多投資者。隨著近年來資本對我國文化產業的關注熱情不斷升溫,資本市場也從起先的投資方單向選擇,逐步過渡到更多文企與投資方雙向選擇的狀態。在這樣的融資環境中,開心麻花又會選擇什么樣的投資者共同合作呢?張晨給出的“標準”實際又實在。
“最重要的是理念,雙方對文化產業及舞臺劇行業發展的判斷有高度共識,這是‘牽手’的基礎。當然,從企業角度出發,我們還會注重投資方所掌握資源的互補性。”他認為,大領域背景下的跨界資源,會在“雙選”時為投資方增色不少。比如一家投資公司在文化產業不同領域,如演出、出版、影視等方面有多項投資,那么,我們也會優先考慮。因為合作后,我們推出的原創劇更容易擁有更多的推廣渠道和呈現平臺。在許多文企投融資案例中,不同領域企業間的合作,的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業鏈的資源整合和業態創新。
“最后也是最務實的,就是對我們這個品牌的估值。”張晨說,“每一家投資方的算法不同,也體現出各自對于產業發展規律的不同理解”。
張晨說,他們做的原創喜劇,在行業里被稱為“鋤地的活兒”,“不斷創意創作,還要保證相對較高的質量,其實是件辛苦的事情”。
最近,開心麻花這幫“鋤地人”正在與投資公司商談、溝通。張晨表示,如果能夠獲得投資,他特想先用較好的待遇攏到更多優秀的表演團隊、演員。這一點,也倒與開心麻花堅持的“內容為王”發展理念頗為契合。
先給投資項目 做個體檢
本報記者 張 毅 楊開新
提起陜西文化產業(影視)投資有限公司,知道的人并不多?蓪τ诮谠陉兾餍l視、廣東衛視等電視臺黃金時段熱播的《寶貝戰爭》,不少觀眾卻耳熟能詳。“收視成績不錯,目前正在一些電視臺重播。”公司副總經理祁磊高興地說。
近年來,影視投資熱持續升溫,社會資本大量涌入,催生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然而,風險總是與收益如影隨形。
電視劇的產品特性決定其價值難以簡單衡量,市場反響也難以準確預估。同時,由于電視劇產量過剩,不少電視劇拍完后因找不到播出平臺而束之高閣。來自國家廣電總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生產完成并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劇目共計506部、17703集,其中能賣給衛視頻道的并不多,能登陸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等平臺黃金時段的更是鳳毛麟角。再加上投資者對項目缺乏科學、全方位的客觀評判,導致電視劇豐產不豐收。一項調查顯示,目前電視劇中只有約兩成賺錢、一成持平、七成左右不同程度虧損,投資的高風險由此可見一斑。
“一部電視劇成本很高,投資動輒數千萬元,一旦虧損將會讓公司大傷元氣。”公司發行總監張鏵說,“截至目前,公司共投資了包括《三十里鋪》、《盤龍臥虎高山頂》在內的20多部電視劇,沒有一部出現過虧損。”
為有效規避風險,陜西文化產業(影視)投資公司借鑒國內外影視項目管理模式,于2011年成立了影視劇項目評估中心,著眼于將各評估要素量化,引進和培養了一批專業的策劃、評估、營銷、管理人才,設計出6大板塊的影視劇項目投融資評估模型。
首先是題材政審評估模型。中心密切跟蹤研究國家相關政策,對題材從法規政策角度進行評估。
其次是劇本評估模型。作為一劇之本,劇本如果缺乏亮點就沒有賣點。中心從故事、情節和人物等方面進行專業評估,為選擇、打造高品質的劇本服務。
播出市場評估模型十分重要。中心通過市場分析數據系統找準受眾群,使項目運作緊貼市場需求,同時與目標播出平臺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據介紹,只要能在央視和省級電視臺衛視頻道播出,投資收益一般就能得到保證。
主創班底評估模型也很關鍵。根據項目定位和投資成本,中心對導演及攝制團隊、演員、制片人、發行人的契合度進行測評,對影視劇作品提出優化建議。中心還廣泛搜集整理劇目收視率、演員影響力等數據,建立了制作班底、導演和制作人行業從業人員數據庫。
資產評估模型則用于評估合作單位業績及信譽,提出投資決策方案和項目增值優化建議。
最后,通過宣傳營銷策略咨詢模型,整合宣傳媒體的資源,指導項目的宣傳發行與衍生產品開發工作。
有了以上6個模型,就有了具體考核指標,一般兩周時間就可以將原本十分抽象的考核標準進行量化分析。這就好比在投資前對整個電視劇項目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體檢,有效規避了政策風險、制作風險和市場風險等。
北京:打造全方位文化投融資服務體系
北京文化創意產業近年來呈現出高質量、高速度的發展態勢。2012年6月,北京市成立了文資辦,著力打造一個全方位的文化投資融資服務體系。
一是將發起成立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初步考慮是政府拿出10億元的政府引導基金(母基金),成立母基金管理公司,再與行業的領軍企業共同建立網游、動漫等專項基金,政府母基金分別投到專項基金當中去,專項基金再募集一部分社會資本。
二是出資成立了兩家文化創意產業小額貸款公司,面向全市服務。此舉突破了北京市原有對文化創意產業小額貸款的界限和政策。在此之前,北京市一個區縣只能成立一個文創產業小額貸款公司,且主要面向本區縣中小企業。
三是成立了文化創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為文創企業融資進行擔保,成為小額貸款和其他融資方式的有益補充。
四是市文資辦已與國家開發銀行和建設銀行簽署了統貸平臺戰略合作協議。統貸平臺是面向中小文化企業,尤其是處于發展期的文化企業,針對其融資難問題設立的資金支持工具平臺,首期統籌5000萬元,兩家銀行給予平臺20億元的授信額度。
五是注資50億元成立了北京文化投資發展集團,代表市政府進行投資。
此外,北京市還為優質企業提供并購貸款。文資辦將支持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