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2年12月28日 華夏時報 舟子
手里有錢卻不知道投向哪里,恐怕是最讓投資人感到頭疼的事情了,唐忠便是如此。
任職于國內一家人民幣基金的投資經理,唐忠的日常工作就是為自己的團隊尋找合適的投資項目,而他最感興趣也最看好的就是文化創意產業。“但文化創意的概念太大了,很多又都處于小公司的發展階段,很怕自己看不好,讓投資最后打水漂了。”
他的煩惱其實也是很多亟待進入文化創意領域的外來資金所煩惱的。不過,隨著剛剛揭曉的一份最具投資價值文化創意企業榜單的出爐,唐忠們的煩惱或許將不復存在。
12月14日、15日,由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北京銀行攜手清科集團舉辦的“2012中國文化金融創新峰會”在北京嘉里大酒店舉行。
會上,清科集團、北京銀行與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聯合發布了文創行業首個最具投資價值文化創意企業榜單,并為入圍榜單的30家企業授牌,推動了金融資本與優質文化創意企業高效對接,促進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一位與會人士表示:“這份榜單的揭曉不僅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優秀的文化創意企業,同時也反映了如今文創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狀態。”
北京銀行承諾,將通過該行的文化創意專營支行及資深文創行業客戶經理,為入圍企業提供服務對接,為企業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大力推廣“投貸一體化”融資服務模式,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活動現場,北京銀行還分別與入圍榜單的歡瑞世紀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文傳世紀國際廣告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累計提供2億元意向性授信支持,依托北京銀行推出的“創意貸”文化創意金融產品,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
本次峰會的主辦方之一——北京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張東寧就坦言,“作為國內最早涉足文化創意產業的金融機構,北京銀行立足首都這一全國文化中心,率先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最優先支持項目。”并堅持做“文化金融創新”的倡導者、推動者。
與此同時,北京銀行積極開展理念創新、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制定實施“文化金融提升工程”,打造“文化金融最佳服務銀行”,確立“文化金融”的領先優勢,成為“文化金融”的標桿銀行、特色銀行。官方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北京銀行已經累計審批通過“創意貸”近500億元、3000筆,占北京市場份額達到50%。
抓機遇促繁榮 助推文創產業大發展
作為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的重磅活動之一,本次文化金融創新峰會的舉行可以說是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要求的切實舉措。
眾所周知,加快金融創新、服務文化崛起、打造文化強國,是金融業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更是金融業自身轉型發展的歷史機遇。
此次峰會不僅集聚整合了金融界與文化產業界的高端資源,以“創新文化金融服務,助力文化產業騰飛”為主題,透視產業最新動向與發展趨勢,為投融資雙方創造了高效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平臺,進一步促進了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業融合發展,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
北京銀行抓住市場機遇,積極探索、持續創新,開辟了一條全新的文化金融創新發展之路。
北京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張東寧表示,成立近17年來,北京銀行一直堅持做文化金融創新的倡導者和推動者,推動全行快速發展,實現“四個一”的業績即總資產突破一萬億元,盈利超過一百億元,人均創利超過一百萬元,品牌價值超過一百億元。
作為國內最早涉足文化創意產業的金融機構,北京銀行緊緊圍繞文化創意產業的特點,積極開展理念的創新,產品的創新和服務的創新,全力打造“金融支持文創產業最佳服務銀行”,助推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
規模小融資成本高 探索文化金融創新路
事實上,正是得益于北京銀行的大力幫助,一大批文化創意企業已經快速成長起來。數據顯示,2011年北京市整個文創產業發展GDP增加值達到1989.9億,總收入達到9012億,在北京市整體GDP中占12.2%,在第三產業占比中僅次于金融業。今年1至8月份,規模以上的文化創意企業收入已經實現了5203億,同比增長12.9%。文化創意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了36.1%,文化創意企業上市企業也在全國排第一。
良好的發展勢頭也讓越來越多的投資資金盯上了文化創意產業。唐忠表示:“除了我們,現在想進入這個行業的資金太多了,原因就是文化創業帶來的發展空間很大。”
但是,投資文化創意產業并非看起來那么簡單。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柯永果指出,盡管今年7月份,《關于金融促進首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意見》已經正式印發實施,進一步促進和加快了首都文化資源與金融資源的對接以及文化產業全鏈條、文化市場等交易環節金融創新體系的建立。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文化創意產業融資難的問題。
柯永果表示,這是因為文創企業普遍存在資產比較輕,未來收益和市場價值不確定,成本回收期比較長,商譽等無形資產難以評估和流轉等問題,導致金融支持文創企業發展面臨的風險比較高,金融機構在支持文創產業的同時整體上比較審慎。
“比方說作為文創領域最為活躍的動漫產業,其輕資產、重創意的特點更加突出,動漫企業能夠有資本對接的往往是創意、形象,但是其價值比較難在金融體系里得到確認。”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柯永果表示。
除此之外,金融機構能夠為文創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和工具品種也比較單一,金融資源分配不均勻也制約著金融業對文創產業的支持力度。為此,文化創意企業想要求發展,一方面要積極利用資本市場來促進產業的做大做強,另一方面也要尋找能夠幫助企業做大做強的金融機構。
在這一點上,占北京市文化創意企業貸款市場份額50%的北京銀行無疑是最好的先行者。
此前北京銀行相關人士就曾表示:“幫助客戶成長壯大,是我們最想看到也最希望的,因為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立足中小企業的同時,真正做到與企業既對口又貼心。”
這樣的話語落實到工作中,確實是為企業雪中送炭。萊錦創意產業園相關人士坦言:“如果沒有北京銀行一直以來的鼎力支持,可能這個產業園還停留在規劃中。”作為一個輕資產的行業,文化產業本身抵押物就比較少,企業在尋找銀行貸款時,如果找不到正確部門,或者自身價值沒有被挖掘出來,那么貸款無疑就會受到影響。
當時一直苦于資金匱乏而無法順利實現項目的萊錦創意產業園,在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北京銀行的援助,不僅向該項目貸款2.85億元,占園區總投入的一半以上。同時還開創了進入園區為企業提供“上門服務”的方式,通過深入了解企業,設計個性化產品,建立和園區、園區企業三方合作的模式,為更多的企業找到了適合的融資方式。
小微入手 打造特色產品體系
正如同任正非說過的,“世界上一切資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種資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多年來,針對文創企業輕資產、無抵押、貸款難等問題,北京銀行開辟出了一系列的創新產品,如“創意貸”、 “智權貸”以及“軟件貸”等系列融資產品,為文化企業提供個性化的融資支持,開辟了一條新的出路。
以“創意貸”為例,它是北京銀行專為支持文化創意企業及文化創意集聚區建設而量身定制的特色金融組合產品,旨在滿足不同行業文化創意企業的各項融資需求。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創新擔保方式,接受版權質押等多種組合擔保方式;政府貼息支持,減輕企業融資負擔;種類多樣,滿足企業不同融資需求。
為了更好地滿足中小企業的需求,北京銀行還專門根據支持對象的不同將產品細分為影視制作貸款、設計創意貸款、出版發行貸款、廣告會展貸款、文藝演出貸款、動漫網游貸款、藝術品交易貸款、文化旅游貸款、文化體育休閑貸款、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貸款等十余種產品。
也正是由于對業務內容的不斷創新和細致入微的服務,北京銀行在文化金融的路上開始不斷收獲豐碩的成果,不僅助推了萬達院線等行業龍頭的發展,而且先后和眾多知名文化創意企業合作,融資支持拍攝了《非誠勿擾》、《畫皮》、《第一書記》、《龍門飛甲》等優秀作品。
今年以來,北京銀行更是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投入了諸多的精力,從年初參加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版權貿易基地版權評估中心成立儀式,到剛剛與完美世界(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北京銀行的每一步都在深入探索與金融文化的密切結合,力求開發出更多更貼合企業實際需求的文化創意貸款產品。
6月18日,北京銀行與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每年將為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提供意向性授信100億元。7月15日,國內首只影視文化基金——“樂視星云影視文化基金”更是在北京銀行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
需要注意的是,與其他的中小企業不同的是,文化創意產業在申請銀行貸款時一直存在著風險大、無抵押等諸多困難,而北京銀行作為國內最早介入文化產業的金融機構之一,不僅率先積極與文化產業對接,而且在先行先試中不斷探索,將文化創意企業貸款明確列為最優先保證信貸扶持的重點行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并打造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文化金融之路。
合理把控風險 開啟文化創意企業綠色通道
盡管北京銀行是國內最早介入文化產業的金融機構之一,并在金融與文化對接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創新探索,但依然有不少人疑惑,在對待文化創意企業貸款的高風險問題時,北京銀行是如何進行把控的呢?
對此,北京銀行針對文創行業高風險的特點在積極探索中制定、采用了一系列風險防范措施。
“比如對于核心產品或資產價值難以評估的問題,我們就可以創新地通過以版權質押作為核心質物,將版權分為歷史版權、現實版權以及未來版權三類。”北京銀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同時還可以接受傳統擔保、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擔保、應收賬款質押、未來收益權質押、法人無限連帶責任、中小企業聯保等組合擔保方式。”
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結合文化創意的特點,北京銀行還專門針對影視企業設計了多個幫扶項目的打包貸款模式,開發了針對優質的文化創意企業推行信用貸款方式。并在總行和分行設立了文化創意產品經理和風險經理團隊,著力培養一批文化創意融資特色分行和資深客戶經理團隊。
早在2008年5月,北京銀行便以版權質押方式為華誼兄弟提供了1億元電視劇項目打包貸款,用于拍攝張紀中的《兵圣》、胡玫的《望族》、康洪雷的《我的團長我的團》等華誼兄弟制作的14部電視劇。這也是國內首家以版權質押組合擔保方式推出影視劇打包貸款的經典案例。這種打包貸款設計方案,既支持了文化創意企業發展,也幫助北京銀行極大地分散了信貸過度集中于一部電視劇的風險。
此前的2007年,北京銀行成為首批加入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資本對接工作的銀行,開啟了銀行支持文化產業的破冰之旅。之后,北京銀行相繼與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廣播電影電視局、國際版權交易中心、中國動漫集團等政府或機構搭建了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平臺;同時作為國內唯一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參與了國家文化部牽頭的關于文化產業投融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除此之外,北京銀行還致力于打造文化金融的特色產品體系,不斷推陳出新,為文化企業量身打造了品牌化、多元化、全方位的產品體系,創新推出“創意貸”文化創意金融系列產品,涵蓋知識產權、供應鏈融資、并購貸款等一攬子“文化金融”特色產品包,同時在融資領域針對九大類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集聚區特點細分為十類貸款子產品,全面支持文化企業及文化創意集聚區建設。
通過一系列舉措,北京銀行成功推動了文化與資本的規;瘜。
正所謂“沒有金剛鉆就不攬瓷器活”。蒸蒸日上的業績和不斷推陳出新的產品或許正是北京銀行多年來不遺余力支持中小企業的底氣來源。
實際上,除了在文化創意產業貸款上取得的成果,借助準確的市場定位和艱苦的努力,北京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早已開辟出了屬于自己的廣闊空間,并迅速成長為一家服務中小企業的專業化金融服務機構。幾年來,北京銀行成功打造“小巨人”品牌形象,并推出了“創融通”、“及時予”、“騰飛寶”以及“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綠色金融”等行業特色附加產品包,成功獲得了企業的認可和信賴。
2011年,為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和專業服務,滿足廣大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北京銀行在支持中小企業成長發展的經驗精華基礎上推出了中小企業的全新產品——“信貸工廠”,實現了營銷與操作職能的分離、提升中小企業貸款業務處理效率的一種全新探索。
“只有把客戶裝在心里,才能將服務做得更好。”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北京銀行這支年輕的隊伍還將在文化創意產業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