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2年11月07新華08
新華08網北京11月7日電(記者蘇雪燕、劉詩平)過去難以得到貸款的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如今經過評估也可以得到銀行融資支持?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作為大力扶持的新興產業之一,工行通過創新抵押方式、拓寬服務領域,積極支持文化產業貸款?截至2012年10月末,工行對文化產業的貸款余額已達942.6億元,較年初增加282.4億元,同比多增189.77億元,超過2010、2011兩年貸款新增的總和,貸款增幅為42.77%?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向記者說:“文化金融的創新為蘇繡的傳承與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近期,我的3件蘇繡精品《父親》、《苗家少女》、《亭亭玉立》經過評估獲得1309萬元的評估價,通過藝術品質押,獲得了銀行500萬元的貸款,工行又為我的刺繡藝術館定制了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給予了我228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有了資金支持,我可以投入更多精力進行創作,并積極進行蘇繡藝術的宣傳和傳播工作?”
工行蘇州分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2010年蘇州工行與市政府簽訂了合作協議,工行承諾五年內對蘇州文化產業融資額投放不少于100億元?截至目前,蘇州工行針對文化產業的貸款投入余額為65億元,其中30億元為今年新增額,主要用于文化企業的流動資金、支持文化小企業的需求?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文化企業,我行還創新設立了"文貸通"項目,引進擔保公司,文化企業不需要傳統的擔保抵押方式就可以獲得貸款支持”蘇州工行的該負責人說?
工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文貸通”之外,工行還創新了多種融資方式服務于文化產業的特殊金融需求?例如,針對電視劇制作企業推出了“影視通”電視臺項下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為《鑼鼓巷》、《借槍》等電視劇的拍攝提供了貸款支持;針對中小文化企業推出了藝術品質押貸款、“文化擔保公司擔保”、以及以訂單融資、國內保理、應付款融資、預付款融資等系列融資模式,為3000余家中小文化企業提供了貸款支持?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