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2年10月19日 河南日報記者 蘆瑞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戰略投資信陽銀行,“試水”資本市場。消息一出,在全省乃至全國的文化界、金融業內引發熱烈反響。文化與資本的融合將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信陽銀行將走出一條怎樣的特色之路?本報記者為此專訪河南銀監局局長李伏安,聽他一席談。
報業集團進入的時機很好
全國共有140多家城商行,河南一個省有17家,“這在全國也是少有的。”在河南銀監局局長李伏安看來,現在正處于河南城商行發展的最好階段。
“歷史遺留的體制機制上的問題基本解決到位,各項經營、監管指標都處于良好狀態,河南城商行當前唯一的問題是資本金實力不足、股東結構單一,支持經濟發展的后勁不足、能力跟不上,多元化、多方位發展的資源比較受限。”李伏安說,從全國銀行業改革發展的路子和經驗來看,河南省的17家城商行迫切需要引進優質的戰略投資者。
“這樣的情況下,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戰略投資信陽銀行時機很好,正是適時而動、順勢而為之舉。”李伏安認為,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這樣多元化發展的傳媒集團,實力雄厚、影響力大,既是銀行業的優質客戶,又是能夠進行戰略投資的優質資源。文化與金融這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融合,很有發展的空間與前景。
李伏安很關注河南的文化產業發展,“河南是歷史大省、文化大省,底蘊深厚、資源寶貴,當前正處于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大機遇下有大發展。文化產業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在支持文化產業發展上,信陽銀行如果能做一些探索與嘗試,走出新路子、新模式、新特點,將對河南文化發展、中原經濟區建設乃至整個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發揮獨特作用。”
信陽銀行的“涅槃”之路
“報業集團帶給信陽銀行的不僅是資金的增加,還有新的思路、新的資源優勢和合作方式,報業集團有很多獨特的資源可以利用,比如在全國傳媒界的影響力。”李伏安希望,報業集團的進入,能夠帶動信陽銀行進一步優化股東結構,進一步提升經營理念,進一步擴大經營思路,“能夠把全省、全國一些新的東西帶進信陽銀行。”
李伏安把報業集團的入股比作信陽銀行發展過程中的一次“涅槃”,通過兩種資源的融合,把信陽銀行打造成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進一步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優秀資源、戰略投資者再繼續投資信陽銀行,雙方共同通過股東結構改善帶動銀行業務提升,取得新優勢。“經過兩到三次這種蛻變、升級、涅槃,我們自己的這些小城商行一樣也能成長為區域性的大銀行。這是很有可能的。”
對信陽銀行的未來,李伏安這樣設想:通過“涅槃”,不斷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組成更優化的股東結構;引入更國際化的、有大銀行管理經驗的管理團隊、管理理念,成為一個支持文化產業的專業銀行,走出特色鮮明的發展之路;然后到國內外去上市,成為上市的文化產業銀行,“那就厲害了,信陽銀行就完全不是今天這個樣子了。真走到那一步的話,起點就是與報業集團的簽約,是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帶來的發展。”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