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2年10月10日 南昌晚報
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力爭占全省GDP的比重5%以上,把文化產業培育成為江西省支柱性產業。昨日,記者獲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文化建設專項規劃》出臺,加強環湖城市間的聯動效應,成片開發共建,形成具有鄱陽湖區域特色的文化發展新格局。
目標
城中社區均有公共文化機構
力爭到2015年,城市中每個社區擁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1個,基本實現省級有現代化、多功能的藝術中心、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群藝館、數字電影院;每個設區市有功能完善的藝術中心(大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群藝館、數字電影院;每個縣(市、區)有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影劇院、廣播電視臺;每個鄉(鎮)有綜合文化站(文化中心);每個行政村有文體活動室、數字放映室和農家書屋的目標。
力爭人均文化事業費42.5元
到2015年,文化事業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1.8%;爭取人均文化事業費達到42.5元,人均公共圖書館購書費達1元,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書達1.2冊。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入戶率達50%,全省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99%。
推動文化產業為支柱性產業
到2015年,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達到20家,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達到100家,市縣級文化產業基地達到200家;啟動文化產業發展“五個一”工程,著力培育100家重點文化企業、扶持10個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培養100名文化產業領軍人物、建設10個產學研平臺、助推10家文化企業上市。
力爭到2015年,實現全省文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翻兩番,年均增速達到20%以上,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5%以上,把文化產業培育成為我省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規劃
建中國“文房四寶”產業基地
重點推進省群眾藝術館、省考古研究中心、省圖書館二期工程、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等一批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南昌重點建設若干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文化設施,形成全省文化聚集和輻射中心。加快南昌大劇院建設。
利用我省的中國傳統工藝“三絕”之一的景德鎮瓷器,中國傳統名硯之一的龍尾硯,“華夏筆都”進賢縣文港鎮的毛筆,鉛山連史紙、婺源徽墨等,整合成為產業集群,建立中國“文房四寶”產業基地。
籌備組建江西省演藝集團
籌備組建江西省演藝集團,努力建設1~2個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型主題游樂園項目。每三年舉辦一次江西藝術節,著力打造中國(南昌)楹聯文化藝術節等。重點舉辦好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暨技術博覽會、中國•南昌國際軍樂節、鄱陽湖國際音樂節等知名會展。
重點扶持在共青城興建的鄱陽湖博物館、在進賢興建的文港毛筆博物館、在鷹潭興建的江西畬族博物館。(記者楊小勇)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