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2年09月04日 廣西日報 記者 方慧玲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中國與東盟各國開始愈來愈重視本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重視彼此間的文化產品輸出和交流。廣西社科院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研究崗位特聘專家楊亞非、助理研究員陳禹靜認為,面對巨大的文化市場需求和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的需要,地處中國與東盟合作前沿地帶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應充分發揮與東盟國家在地緣、語緣、親緣上的“三緣”優勢,將其作為撬動中國-東盟文化產業合作的有力杠桿,以夯實中國-東盟自貿區不斷發展的基礎。
推進文化產業國際合作優勢明顯
首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對于東盟擁有文化認同上的優勢。北部灣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包括海洋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華人文化等。歷史上,廣西合浦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該區域與東盟國家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可謂是源遠流長。廣西還是中國的第三大僑鄉,東盟各國華僑眾多,華僑親屬與東南亞保持著親緣的密切往來。由于民族起源、歷史承傳、地理風習以及文化交流等原因,廣西和東盟國家有較多的文化認同理念和穩定的友好關系,為雙方合作孕育了巨大的文化產業市場和產品消費主體。因此,充分挖掘和發揮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文化資源優勢,有利于將該區域打造成中國與東盟進行文化產業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臺,能為我國與東盟的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巨大的商機和廣闊的天地。
其次,在地緣和時機上有優勢。北部灣經濟區處于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中國西部地區文化產業走出去的橋梁和東盟各國文化產品進入中國的前沿地區。憑借特殊的地緣時機優勢,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一是可以有助于發揮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品牌效應,通過旅游、出版、電影電視、音像、網絡、演藝娛樂、文化用品、文化信息傳輸、文博會展、傳統藝術等方面的產業鏈接,形成品牌集合群,深化雙方的文化產業合作。二是有助于堅持中華文化 “走出去”的發展道路。利用邊疆及沿海便捷的通道,能較好地推進中華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它的博大精深,并加快向世界文化市場進軍,把我國的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同時,利用毗鄰海外市場的區位和機遇,能較好地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領域的對外文化交流和文化產業合作,廣泛參與世界文明的對話,促進與各國文化相互借鑒,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另外,具有特色文化項目上的優勢。廣西與東盟的文化交流行動早,收獲大。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代表的會展品牌、以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為代表的節慶文化品牌、以《印象•劉三姐》為代表的廣西民族歌舞品牌,在東盟國家社會各階層已產生廣泛影響。廣西與越南合作打造的下龍灣海上實景演出《越南越美》、與柬埔寨合作建設的吳哥窟實景演出《微笑的高棉》兩個山水實景演出項目,開創了廣西與東盟交流合作的新境界,項目已列入中國文化部對外文化貿易重點項目。在文化圖書出版方面,如廣西師大出版社和馬來西亞智慧城有限公司共同出版的《儒學四書精選漫畫》,短短半年在馬來西亞的發行量即達10萬冊。在期刊出口方面,如接力出版社的《小聰仔》暢銷新加坡、馬來西亞,已擁有眾多的小讀者。廣西已成立中國-東盟青少年培養基地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設立“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培訓中心”并開展系列活動。這些都為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加強文化產業國際合作的對策
楊亞非、陳禹靜認為,北部灣經濟區應利用好各種優勢,從以下方面加強與東盟文化產業國際合作。
搭建文化產業合作平臺。利用北部灣經濟區處于中國-東盟樞紐的地位,以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文化產業論壇為平臺,以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為支撐,以正在建設的廣西文化產業城為基礎,有效整合國內文化產業資源形成合力,加強中國與東盟各國政府和企業在文化產業領域的緊密合作關系。在東盟國家的中心城市和南寧,建立中國-東盟文化產業園區,由雙方共同投資,共同開發中國與東盟的文化產品市場。建立合資企業,吸引文化產業戰略投資者,提高產品研發創新能力,生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文化藝術產品,使園區成為批發、銷售對方特色文化藝術產品的集散地,擴大當地的就業,帶動雙方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加強與東盟各國媒體間的合作。合作開辦廣播、電視、報紙雜志欄目,共同開發數字化的內容和節目,以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形式增進雙方人民的溝通交流,促進雙方媒體業的發展。
開展“中國-東盟文化”巡展和巡演?捎晌幕亢妥灾螀^人民政府牽頭,在南寧設立“中國與東盟文化合作協調事務辦公室”。文化合作協調辦公室可與東盟各國的文化部門聯手,開展“中國-東盟文化”雙向巡展和巡演活動?上妊啬蠈—河內—胡志明—金邊—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經濟走廊,形成巡展和巡演亮點,然后由線到面,依次向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圈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巡展和巡演輻射,加深與東盟國家和人民間在文化藝術方面的了解和認識。
實施中國與東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開發項目。建設中國-東盟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品市場,組建銷售網絡合作實體,把廣西特有的畫扇、繡球、三皮畫、壯錦,以及中國各地特有的工藝美術品推介銷往東盟各國,把東盟各國特有的工藝美術品推介銷往中國,逐步建成面向雙方市場乃至世界市場的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品的銷售網絡合作企業聯盟,擴大產品銷售覆蓋面,促進工藝美術產業做大做強。
探索中國-東盟文化培訓教育合作新模式。文化人才培訓合作是深化中國-東盟文化產業合作的一個重要方面?上仍陔p方條件比較成熟的城市建立合資、合作的學校,招收雙方的學生,開設文化創作、藝術編導以及文化創意產業等系統課程,介紹國際上先進的文化創意產業經驗,同時組織雙方專業人員和師生,進行互訪和參觀學習。廣西學校可與東盟各國學校結成對子,互派人員留學進修,開展合作研究或合作辦學。將相互間各國風土人情、人文景觀等知識列入教學內容,建設一批具有中國-東盟教育文化交融特色的學校。合作建立“中國-東盟教育文化交流”實習基地,并長期運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