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2-07-16 人民網
[提要] 目前,文化產業已成為創投界眼中最具投資機會的“金礦”之一,各類文化產業基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文化產業發展潛力無限,但民間資本對國有文化企業投資的“玻璃門”有待破除。
目前,文化產業已成為創投界眼中最具投資機會的“金礦”之一,各類文化產業基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截至目前,全國明確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主題投資資金約有120家,募集規模1400到1500億元左右。
但從文化產業發展的特點來看,企業規模偏小、輕資產,商業模式具有不確定性,產業發展剛剛起步,投資風險較大。在矛盾的背后,投資的泡沫是否在擴大?
一些專注于文化產業投資的PE機構負責人表示,是否存在泡沫還很難下結論。而對于為何會有泡沫一說,主要是政府的重視導致市場關注度過大。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文化產業發展潛力無限,但民間資本對國有文化企業投資的“玻璃門”有待破除。
泡沫論難定
近日,在清科集團第十二屆中國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中期論壇上,文化產業投資是否存在泡沫成為不少PE人士討論的話題。
宋城股份(300144)旗下的PE機構――七弦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凌俊杰表示,從現在整個文化產業基金的數量和資金量來看,泡沫比較大。“大家都感覺手上錢很多,但是投不出去。其實文化產業里面分兩大類,一類是國有的項目,比較成熟但不缺錢;另一類是民營的企業,規模普遍比較小,要引入的資金量也是非常小,所以你手里握著幾十億的資金很難大批量投出去。”
但他同時認為,對于文化企業來說并不一定存在泡沫,因為大量的錢還沒有投入到實體企業里面去。“文化企業普遍的特點就是輕資產,商業模式存在不確定性,能盈利的還只是少量的公司。因此,文化產業里面大量的企業沒有走向成熟,這個產業沒有起來。在起步階段,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來促進其快速成長。”
深圳市同創偉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維指出,傳統的媒介、電視劇、廣播、報刊確實面臨很大的風險。例如動漫行業,2010年全國央視加上地方電視臺采購為12萬分鐘,所以動漫行業是非常小的行業。另一方面,他認為移動互聯網行業將會發展出一大批有競爭力和良好現金流的企業,這個行業的泡沫相對比較少。未來同創偉業對移動互聯網的文字、動漫等等將保持比較高的關注度。
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周春芳表示,文化產業不是所有的領域都是投資過剩的。比如廣告、工業設計,還有利用新技術實現轉型的傳媒企業投資案例并不多。
因投資華策影視(300133)而聲名鵲起的浙商創投發起合伙人、行政總裁華曄宇也認為,文化產業投資的各類資金,從總體上看是供大于求。但從局部的產業來說,國內的影視、動漫,以及移動互聯網上的內容傳播很多來自于國外團隊制作的,這些行業需要大力扶持國內的企業。因此,文化創意產業是否存在泡沫還很難下結論。而對于為何會有泡沫一說,華曄宇表示,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引導和扶持導致市場關注度過大。
民資“玻璃門”尚存
近日,新聞出版總署、文化部相繼發布民間資本進入文化相關領域的政策,鼓勵社會各類資本投資文化產業。
但華曄宇認為,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業仍然存在“玻璃門”。“比如剛剛已經過會的華數傳媒,它借殼之前就讓我們民營企業全部退出。說政策上有規定,民營企業只能參加縣級以下的數字電視網絡,而華數傳媒是全省性的電視網絡公司。再比如在浙報傳媒(600633)上市前,我們和它們接觸了很久,但浙報傳媒明確表示,民資沒有機會參與進來。”
原因何在?華曄宇分析,雖然國家政策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文化產業,但具體到各地方政府層面,它們有自己的考慮。地方保護主義和宣傳陣地的管控思維還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因此,投資文化產業還要考慮政策壁壘。
(來源:中國證券報)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