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2-07-05 重慶日報
文化事業孕育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反哺文化事業。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必然極大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我市文化企業發展邁上新臺階。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作為黨報集團,作為全市大型國有文化集團之一,是重慶文化產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不斷提高輿論引導力的同時,更應該主動地發展文化產業,壯大集團綜合實力,更好地服務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努力營造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良好的社會環境,是推動一項事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發展文化產業,不只是個別單位、部門、企業的責任,而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參與的永續工程。重報集團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輿論引導是其基本職責,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理應發揮好宣傳主陣地作用,積極主動地為文化產業發展鼓與呼,引導全社會支持參與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整合集團報、刊、網等新聞媒體,精心策劃、認真組織,通過開辟專題、專欄、?_展系列采訪、深度報道、活動宣傳,運用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大力宣傳市委、市政府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重大意義、總體部署,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創新舉措、扶持政策等,提升社會各界發展文化產業的信心;大力宣傳全市各地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新思路、新經驗,以及取得的新成就,進一步激發各地發展文化產業的熱情,促進全市文化產業競相發展局面的形成;大力宣傳大型文化企業發展壯大、小微文化企業創業成長的歷程,展示文化企業和優秀文化企業家的風采,助推文化企業擴大社會影響力;大力宣傳重慶的優秀文化產品,支持幫助文化企業進行品牌推廣、活動策劃,不斷提升重慶文化產品的知名度,增強重慶文化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努力做深做實報業的傳統優勢產業
報業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發行、廣告、印刷為主的傳統產業,支撐報業創造了輝煌。近年來,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更新,以報紙為載體的傳統產業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報紙消亡論”、“夕陽產業論”眾說紛紜。根據國外報業數據資料顯示,報紙的發行、廣告增速有所減弱,但從傳媒發展的現實和趨勢看,報業的發展仍然處于上升階段,報刊仍然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產品。重報集團作為以黨報為龍頭的傳媒集團,必須緊緊抓住發行、廣告、印刷三大傳統產業,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競爭優勢。要加大報刊發行力度,增加重慶日報、重慶晨報、重慶晚報、重慶商報發行量,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力推進報刊亭建設,力爭明年內完成2000個報刊亭建設任務;加強與愛心亭、志愿者組織、商店超市、便利店等渠道的合作,努力增加報刊零售終端;針對城市發展,調整發行網點布局,擴大發行覆蓋面;根據集團所屬各報刊定位,抓好目標人群發行,優化報刊發行結構,提升報刊發行的有效性。要提升廣告經營水平,加大集團媒體整合營銷力度,充分聚合集團媒體資源,立體式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廣告宣傳服務;建立集團客戶服務中心,全方位提升對廣告客戶的綜合服務水平;積極開辟和培育新的廣告支撐行業,著力優化媒體廣告結構。要拓展印刷產業,推進集團印務中心搬遷和技術設備更新,力爭2013年建成西部一流的印務基地;積極尋找新的服務對象,大力發展商務印刷;加快發展數字印刷,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印刷服務,推動印刷業不斷發展。
努力發展市場需求的多元文化產業
從報紙到報業,從報業到文化產業,從文化產業到多元產業,報業集團的經營理念、經營內容正發生深刻的變化。各地報業集團紛紛開始進軍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比如解放日報的房地產、河南日報的酒店業、海南日報的旅游地產都是成功案例。市第四次黨代會明確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為文化企業進軍更廣闊的發展領域帶來新的機遇。重報集團必須切實把握全市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機遇,在鞏固發展傳統主業的基礎上,著眼自身優勢和延伸產業鏈,推進跨地區、跨媒體、跨行業發展。要充分利用集團的品牌優勢,加強與相關區縣合作,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構建區域性的文化產業聚集區;充分利用集團在廣告行業的資源,積極打造渝北國家廣告產業園,構建重慶廣告產業孵化區;充分利用集團的社會影響力,通過合資控股等方式,發展演藝、會展、舞美等產業;充分利用集團的宣傳優勢,加強與旅游部門和旅游重點景區合作,打造文化演出項目,開發文化旅游地產;充分利用集團報刊發行隊伍,組建物流配送中心,發展物流產業?傊ㄟ^不斷拓展,努力形成報業為主、多業并舉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
努力構建更加開放多元的融資渠道
報業已進入“大投入大產出,不投入不產出”的發展階段,特別是從事文化產業項目,報業集團很難再依靠傳統積累方式來推動。傳媒影響資本投放、放大資本效應,資本助推傳媒發展、壯大媒體實力,重報集團必須充分發揮傳媒對資本的吸引力,建立更加多元的融資渠道。要根據不同文化產業項目,使用靈活的產業投資模式,以不同方式開展對外合作,吸引社會資本共同推動文化產業項目。要充分利用集團資金、宣傳等優勢,推進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比如集團與工商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爭取到工商行100億元貸款授信,保證了文化產業項目的資金投入。同時,要加快推進重報集團進入資本市場,使集團融資能力增強、可控資源增多、經營環境優化、抗風險能力提高。近年來,博瑞傳媒、新華傳媒、華聞傳媒、浙報傳媒等報業集團上市,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途徑的有效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支持文化企業走上市之路,重慶市“十二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推動有實力的文化企業上市,重報集團要緊緊抓住這一機遇,以重慶重報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為載體,全力推進上市工作,力爭今年完成第一次股份制改造,“十二五”末實現上市。
努力打造發展文化產業的人才隊伍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第一資源”,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根本、最革命性的因素,發展文化產業,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重報集團以辦報起家,多年來的人才積累,更多的在采編隊伍,而文化產業發展方面的人才相對則比較缺乏。進軍文化產業,必須首先突破人才瓶頸。要切實加強現有人才的挖掘和培養,通過在職培訓、考察學習、掛職鍛煉等方式,不斷提升現有人才隊伍發展文化產業的能力。要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針對不同文化產業項目,比如文化產業園建設、演藝劇場經營管理、會展活動策劃等,制定人才引進計劃,建立逐步與市場接軌、更加靈活的人才引進機制,比如高薪引才、定崗招聘、項目引進等方式,補充集團緊缺的文化產業人才。要完善集團后備人才制度,根據集團文化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建立集團產業發展人才庫,確保集團人才隊伍可持續發展。要逐步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人員薪酬制度,構建以業績為核心的多元分配體系,積極探索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形式,使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收入與效益密切掛鉤。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條條框框限制,比如公開選拔、擇優聘用、競爭上崗等形式,逐步建立更加有利于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人才成長機制。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