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2年05月28日 新華日報
當影片中的動物向觀眾撲過來時,觀眾會下意識地躲閃;當銀幕上的昆蟲在眼前飄動時,孩子們會信以為真用手去抓……由蘇州羅仁電子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動感4D影院,成為剛剛在深圳舉辦的文博會上的焦點。
本屆文博會上,江蘇館以其獨特的文化科技產品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走創新引領、科技驅動的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之路,已成為我省文化建設的一大亮點,江蘇文化產業發展中處處可見科技這根魔棒帶來的驚喜。
加速融合,
文化產業駛上科技快車道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恰逢常州“嬉戲谷”主題公園開業一周年,3天接待游客近10萬人,總營業額達1568萬。
一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一年后,這里已吸引了全球眾多游戲迷。英雄門、摩爾莊園……原本只存在于虛擬世界的場景,“落地”變成了現實世界的互動體驗區。這一切,全靠科技魔棒的靈光閃動——世界最大的圖形芯片公司Nvidia和嬉戲谷簽約,提供最先進的三維立體影像內容,讓虛擬照進現實。
在我省,像嬉戲谷這樣的文化科技型企業近年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成為文化產業中一道搶眼的風景。更難得的是,借助科技的催化作用,這種增長不是量的疊加而是質的飛躍。
5月,杭州低碳科技館。一面寬20多米、高10多米的巨幕前坐著審查小組,3D大片《海底怪獸》放映結束后,觀眾摘掉3D眼鏡大呼過癮。江蘇尚陽數字科技公司第一個巨幕影院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2009年,尚陽以世界頂尖的技術和低廉的價格一舉戰勝北美IMAX等多家資深影視公司,成功中標杭州科技館項目。副總經理倪曉樺介紹,公司研發的巨幕影院系統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但價格僅是外國公司的一半。尚陽的另一張王牌是獨有的2D轉3D技術。去年票房口碑雙豐收的3D版《龍門飛甲》,后期制作就是在尚陽完成的。選擇尚陽,是導演徐克在世界各地轉了一圈之后的決定。
插上科技翅膀,越來越多的新興文化企業開始加入全球競爭——無錫慈文紫光基于自主研發的Epod技術平臺,制作的《西游記》以單集10萬美元的價格,刷新了亞洲紀錄;蘇州蝸牛公司憑借先進的3D網游開發引擎技術,僅用3年時間就成為收入超億元的網游知名企業……我省文化產業連續5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科技是其中最有力的助推器。
借力科技,
傳統業態實現精彩轉身
去年9月,在2011年度文化產業引導資金簽約大會上,172個項目獲得2.12億元引導資金,帶動總投資近722億元,其中六成以上是高新科技項目,包括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的“信息廚房”項目,報業傳統的采編流程將因此完成電子化轉型。
近年來,新華報業傳媒集團頻頻借力科技走在時代前端。繼面向全球iphone手機用戶發布“中國江蘇•3G”后,2010年《新華日報ipad版》又面向全球發布。目前,江蘇手機報總用戶已達240萬,覆蓋全球81個國家和地區。全國發行量最大的晚報《揚子晚報》,66名全媒體記者日前正式上崗。在該報的官方微博上,讀者第一時間就能以文字、圖像、視頻等多種方式看到最新報道,體驗記者的“現場感”。最近,《南京晨報》推出全國首家全媒體報紙——只需用手機掃描一下報紙上的二維碼,即可閱讀相關新聞的視頻、音頻……
在傳統紙媒破繭成蝶的同時,傳統的旅游和演藝產業也在這場科技革新中華麗轉身。去過無錫靈山的人多不會錯過大型多媒體佛教音樂盛典《靈山吉祥頌》,它將原創音樂、高科技數字影像、現代舞美與互動體驗完美融合,奉獻給觀眾一場美妙的視聽享受。讓這一切實現的,便是高科技的三維立體舞臺。
科技與文化的融合,正鼓起文化產業遠航的風帆。常州淹城由北京奧運開幕式團隊打造的聲光電水景秀《夢回春秋》,將觀眾帶入如夢似幻的場景中;淮安幾個年輕人推出的“摜蛋”網,將傳統的撲克牌局搬到網上,注冊用戶目前已超220萬,評估值暴漲至3000萬元左右……主動牽手現代科技,讓我省的文化產業迅速升級換代,經營業態呈現大投入、高成長態勢,成為我省經濟轉型、綠色發展的新引擎。
政府扶持,
整合資源唱出“文化交響”
在文化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如何既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優化資源配置,又讓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通過調控優化產業布局?江蘇的成功經驗之一是:以科技創新引領,讓兩只手發揮合力。
4月28日,全省文化產業推進會在蘇州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燕文強調,要進一步放大政策對文化產業的綜合效應。“要加快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文化產業,大力推進數字電影、數字電視、數字出版發展,用高新技術強化文化產品的藝術表現,促進傳統文化產業的升級換代。要主動參與高新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努力搶占文化產業發展制高點。”今年,省里將制定出臺文化科技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更多地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
在蘇州,各級財政不斷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相繼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目前總規模已超過1.5億元。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這幾年共投入約4.75億元,扶持了50多個重點項目,直接帶動社會投資達25億元。
除直接輸血外,各級政府還不遺余力推動金融部門加大對文化產業特別是文化科技產業的支持力度。省文化廳與北京銀行南京分行簽署了100億元的意向性綜合授信合作協議,用于支持我省優質文化創意中小企業的發展。蘇州文廣新局與中國工商銀行蘇州分行簽署合作備忘錄,工商銀行蘇州分行支持蘇州文化產業發展的信貸總額達100億元。
“今年產值10個億,明年可望達100億。”26日,在上海舉行的蘇州陽澄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研討會上,董事長惲如偉對園區發展充滿信心。該園區是我省5大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之一,主打數字游戲開發,自去年開園以來如裂變般高速發展,盛大游戲和清華紫光等一批國內頂級文化科技企業紛紛加盟,產業集聚效應在這里發揮得淋漓盡致。面向市場,已成為很多文化科技企業的必然選擇。
科技創造品質,文化創造品牌?萍寂c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不斷提升文化產品的創作力、感染力和文化的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萍紕撔拢殉蔀槲幕a業發展新引擎。
本報記者董晨 徐寧 王宏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