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2年05月20日 東方網-文匯報
調低了整體增長目標的徐匯區,卻把文化創意產業的增長目標定在高于全市4個百分點的位置,眼下正接連出招布局——在“西岸”培育文化產業生態
本報記者鈕懌
黃浦江西岸,天鑰橋路與龍華西路交界處,一組寓意“龍鳳呈祥”的建筑正在建造中。明年竣工之后,朵云軒藝術中心入駐“巨龍”,上海京劇院筑巢“鳳冠”,兩者并稱“國粹苑”。對這個市級重大文化設施項目的落地,徐匯區寄予厚望,視之為探索新的藝術品經營方式乃至文化產業新業態的重要突破口。
今年年初,過去5年平均經濟增長9.6%的徐匯區將增幅目標調低為7.5%;但上個月發布的《徐匯區文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顯示,它將力爭在3年內使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到全區生產總值的16%——上海全市的目標是12%。
藝術品經營“全產業鏈”
文化創意產業的迅速發展有著現實基礎: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這個領域呈現出了市場需求增長超過產業發展進度的態勢。
藝術品交易是個典型例子。曾經落下中國藝術品拍賣第一槌的朵云軒此次聯合上海京劇院興建的“國粹苑”,總建筑面積超過2.9萬平方米,建筑投資近5億元——如此“大手筆”,正是基于對創新藝術品經營方式迫切性的認識:盡管國際藝術品信息公司Artprice和歐洲藝術基金會等機構相繼發表報告稱“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藝術品市場”,但國內的藝術品經營仍處于初級狀態,缺乏高端化、精品化、國際化的標志性市場;上海是全國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但目前創意產業園區、畫廊、古玩城等的經營模式都相對簡單、粗放,從創意到銷售各環節還沒有完全打通,從功能定位到格局設置都不具備綜合性藝術經營空間的架構。
“國粹苑”被描述為“國際性藝術銷品茂”:除了藏品數萬件的博物館、由工作室串聯起來的大師廊以及朵云畫院等,還將構建一條藝術品經營全產業鏈:從藝術沙龍、主題影像欣賞空間到西方藝術精品展示實驗區、時尚藝術生活體驗館,再到書畫裝裱等專業藝術服務等,貫穿了藝術品展示、交流、傳播、交易以及藝術商務、藝術金融等延伸業務。
最講究“生態”的產業
對朵云軒的“全產業鏈”計劃,“國際化”指向最令徐匯區心動。
朵云軒認為,在中國藝術市場的快速發展中,海派藝術的市場價值卻還未得到充分發掘,因此它將致力于打造以國際藝術品交易平臺為核心的海派藝術文化地標。“這與徐匯的文化發展規劃十分匹配。”徐匯區委書記孫繼偉告訴記者,作為海派文化發源地的徐匯已將目光聚焦于現當代藝術。
濱江-龍華板塊將是亮點最集中的地方。據介紹,濱江區域內昔日的鐵路貨棧、砂石碼頭、煤炭堆場等的老建筑,將在保留框架和風貌要素的基礎上,更新為塔吊演藝廣場、油罐演藝中心、“水邊的阿芙蒂娜”劇場等;計劃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明年投入運營。
硬件建設的同時,以“西岸”為品牌的一系列藝術文化活動正在組織推進之中。包括明年即有望首度亮相的“建筑與當代藝術雙年展”,還有濱水音樂秀場等。徐匯區為此將設立文化發展基金,每年投入2000萬元以上支持各種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文化發展基金每年會撥出200萬元,專項用于扶持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或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文化是最講究‘生態’的產業。”孫繼偉說,現代服務業尤其文化產業做的是“吸引力的產業”、“魅力的產業”,一個地區的吸引力和魅力決定了這個地區的現代服務業能發展到怎樣的水準,“悠久的文化積淀,時尚前衛的現當代藝術和充滿動感的公共文化活動,會使徐匯區的文化生態完整、活躍,集聚起越來越多海內外藝術機構,重現海派文化的吸引力。”
借民間力量打開新通道
民間資本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了徐匯濱江的脈動。目前,余德耀當代美術館、劉益謙當代藝術館和民生現代美術館等一批有分量的私人和企業博物館、美術館已確定入駐徐匯濱江,向社會公眾開放。
善用民間的活躍力量,有可能打開徐匯文化生態建設的另一條通道。今年4月11日,市區二級民政部門批復了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這一民間機構的成立,其主辦者是中國收藏家俱樂部。去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就如何建立中國文化藝術品評估體系立項,并由中心文化產業研究所攜手中國收藏家俱樂部負責項目運行。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是這一項目在上海的平臺。
藝術品評估是眼下國內藝術品金融在發育中最難跨越的一道坎,F在,藝術品信托產品、私募基金、銀行藝術品投資基金等的數量已在40只以上;保監會也已于2010年底啟動了藝術品綜合保險試點;不少銀行、典當行則有意嘗試藝術品抵押融資。但受制于藝術品鑒定評估中的種種問題,投資基金容易沉湎于制造泡沫的短期行為,銀行、保險、典當則大多處于觀望狀態——以典當為例,全國近4000家典當行中開展了藝術品典當業務的僅20家左右。
“私人藏家多是企業家,遇到資金周轉短缺是常事;但他們的藏品無論作為抵押品融資還是直接變現,都需要有可信任的評估機構。這恰恰是中國收藏界最頭疼的事——幾乎所有版本的2011年收藏界大事件中,都有半數以上與誠信問題相關。”中國收藏家俱樂部秘書長朱傳量表示,正在試點中的文化藝術品評估體系,采用“科學規范流程(60%)+儀器鑒定(20%)+藝術鑒定(經驗鑒定20%)”的架構,由藏家、國內專家和海外專家共同組成評估團,以機構名義出具鑒定結果。
“海派,意味著強大的學習和創新能力。”徐匯區文化局表示,這些社會組織大多與海外的藝術品基金會、藝術品保險公司等等有著密切聯系,“培育和扶持富有活力的民間組織,有利于迅速引進國際機構和國際經驗,并推動它們本土化。”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