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2012年05月15日 07:13 經濟日報
第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將于5月18日至21日在深圳舉辦。從文博會組委會傳來消息,今年深圳文博會首次設立集聚式分會場,將地域相鄰、主營業務相近的分會場申辦單位合并為1家集聚式分會場。各級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的骨干作用也更加明顯,40家分會場中,被評為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的有9個,省級的有4個、市級21個。從第一屆的1家分會場到今天的40家,從單純的增加展示場所到舉辦數百項特色活動,多姿多彩的分會場把整個城市納入一場文化盛會,使深圳文博會不僅見證了文化產業自身的發展,也展示出文化與經濟結合孕育出的廣闊空間。
成長迅猛新產業
作為首個國家級、綜合性、國際化文化展會,深圳文博會從一開始就見證著我國文化產業改革與發展的成就:2000年,黨中央文件首次提出文化產業概念;2003年,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啟動試點工作;2004年,國家統計局首次發布文化產業分類標準。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首屆深圳文博會應運而生了。第一屆文博會是在高交展覽中心舉辦的,無論展會規模還是成交額都無法與當時的高交會相比。但從這里開始,文化產業以“黑馬”姿態不斷帶給人們新的驚喜。
2006年,國家統計局首次發布文化產業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04年,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3440億元,占GDP的2.15%。2004年至2008年間,產業增加值以年均22%的速度遞增,2009年達8400億元左右,2010年突破萬億元。盡管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總量中仍是一個“小”產業,但自其誕生之日起,就以遠遠超過同期GDP的增速吸引著人們的注意。
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秀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迫切需求,是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最直接因素。以電影為例,自2003年至2011年,全國銀幕數迅速從1500多塊增長到9000多塊,城市票房從不足10億元到突破百億元。電影市場“井噴”式成長反映出的正是需求對電影產業的拉動。
另一個重要的推動力來自文化體制改革。通過轉企改制,經營性文化單位被推向市場,直接壯大了產業力量。通過宏觀管理體制改革,文化產業發展的環境和土壤得以不斷改善。2003年以來,國務院和各部委陸續發布的文化產業政策已有幾十件。在培育市場主體、規劃產業方向、扶持重點對象、引入社會力量等方面發揮深遠影響。正因為我國文化產業是伴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推進成長起來的,使整個產業發展的歷程具有更強主動意識和前瞻色彩。
這一點,在產業規劃類政策上表現得尤為明顯。2006年,《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確定未來5年重點發展的文化產業門類,包括影視制作業、發行業、出版業、印刷復制業、廣告業、演藝業、娛樂業、文化會展業、數字內容和動漫產業等。2009年,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把文化產業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未來五年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方式從粗放轉向集約;仡櫸覈幕a業發展歷程,正是遵循著這些宏觀政策指引的方向不斷前進。
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保證文化企業的市場回報,一系列改革與發展政策則推動需求與生產更好的對接。來自文化部的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全國建立各類文化產業基地和園區300多個,集聚各類文化企業2萬多家?傎Y產和主營收入雙超百億元的骨干企業開始出現,數十家文化企業在境內外上市,成為資本市場的亮點。
動力強勁新引擎
除了良好的成長性,文化產業的另一個突出特色是對地方經濟強勁的拉動作用。
深圳在這方面表得尤為突出。一方面,文博會拉動了文化產業在深圳的成長。2010年,深圳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已占GDP的6.7%,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另一方面,在文博會的催化下,文化創意與深圳原有的優勢產業不斷融合,既使深圳的文化產業具有高技術、精制造的特色,又帶動了數碼產品、珠寶、服裝、家具等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有力地推動了“深圳效益”向“深圳質量”、“深圳制造”向“深圳創造”的轉變。
安徽蕪湖也值得一提。自從2007年引入華強文化科技集團的方特歡樂世界項目,這個中等城市的發展步入全新時期。幾年來,主題公園發展成為地方經濟的一大亮點,僅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就接待游人11萬人次,目前已經擴建了第二期并有一系列后續規劃。在其帶動下,相關產業鏈條不斷延長、產業集聚開始形成。由于主題公園大量需要動漫產品,一批動漫企業在蕪湖成長起來。當地政府因勢引導,抓住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機遇,逐步形成數字動漫、創意設計、演藝演出、影視傳媒和文化旅游等五大主導業態,走出了一條文化加科技加旅游的特色發展路徑。2011年,全市完成文化產業增加值35.44億元,同比增長36%,分別高于全國、全省GDP增速26.8個和22.5個百分點。2010年和2011年,第二屆和第三屆中國國際動漫創意產業交易會連續兩年在蕪湖舉辦,使蕪湖的文化產業號召力更加深入人心。
在剛剛公布的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名列榜首的企業年營收額已超過萬億元。而今天的文化企業中,主營收入超過百億元已是佼佼者;蛟S文化產業在經濟規模上很難與傳統產業相比,但是它強大的融合與拉動作用,將會對國民經濟作出獨特的貢獻。特別是在當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通過發展文化產業來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傳統產業附加值已經成為各地的普遍選擇。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