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信息Information
人民日報 2012-05-13
原創動畫產量連續三年蟬聯全國第一;“中國電視劇第一股”華策影視掛牌上市……如今說到杭州,“動漫之都”、“創意之城”等美譽已經漸漸堪比“人間天堂”。
據統計,2011年杭州文創產業增加值達到843.3億元,占全市GDP比重12.03%。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杭州發展的新引擎。
營造環境,集聚“人才、園區、資金”
杭州市市長邵占維說:“杭州缺礦產、碼頭等資源,發展工業有較大局限。而杭州最豐富的資源是文化,發展文創產業得天獨厚。”
2007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建立“3+1”的現代產業體系,其中,“3”是指第一、第二、第三產業,“1”就是指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是杭州最大的優勢、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我們既要關注經濟"硬實力",更要關注文化"軟實力"。”杭州市委副書記葉明的一番話,道出了杭州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決心。
為給文創企業營造創意氛圍,杭州創新文創產業園區開發模式。在西溪濕地等自然景區之外,依托工業遺存、歷史文化建筑等載體,創建起濱江柴家塢農居SOHO、西湖外桐塢藝術村落等一批文化創意產業基地。
為創意園集聚高端文創人才,杭州每年投入3000萬元用于“青年文藝家發現計劃”。每月一次的“西湖創意市集”、“酷賣街•動漫市集”等活動,也已經成為青年設計師、大學生創新創業和學習交流的重要平臺。
杭州還力促資本與文化無縫對接。2007年以來,政府共對全市1360個文創產業項目進行扶持,帶動社會投資約150億元。
打造精品、“揚帆出海”,提高影響力
“高質量”才能贏得“好口碑”。為鼓勵、支持創作文藝精品,杭州不僅設置文化創意產業專項資金,同時發出承諾:只要有好的作品就會獎勵,獲得國家獎勵的作品更會重獎。
去年,杭產電視連續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累計收視群體超過6億人;電視連續劇《東方》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后,收視率穩居全國多個城市黃金檔第一。在當年4月召開的杭州文藝名家名企懇談會上,杭州市委、市政府對這兩部電視劇各獎勵200萬元。
誰先走出去,誰就能贏得未來。杭州積極培育打造產業展示交易平臺,鼓勵優秀企業帶著“精品、大片”走出去,打響國際品牌。
占全國動畫片出口量80%以上的原創動漫企業中南卡通,其原創動畫片已進入世界六大洲近70個國家和地區;杭產動畫片《夢回金沙城》榮獲第十四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成為我國首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候選名單的動畫片。
一個個杭州產的文化精品“揚帆出海”,極大提高了杭州文創產業的影響力。在不久前發布的《2011兩岸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調研報告》中,杭州的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排名第三。
促進產業融合,文化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強動力
如果說《中國往事》、《魔幻仙蹤》、《夢回金沙城》等是杭州本土文化創意企業走出去打響品牌的成功典范,那么,《印象西湖》就是杭州將這種文化精品“經濟化”的生動注腳。
如今來杭州旅游,很多游客都想去看看世界唯一的都市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西湖》。這部由著名導演張藝謀等聯手打造的演出,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駐足杭州,為杭州帶來每年至少100億元的收入。而類似的演藝大戲,杭州還有《宋城千古情》、《西湖之夜》等。
文化與旅游業相結合的成功,見證了文化所蘊含的巨大生產力。圓珠筆占全國近半產量的杭州桐廬分水鎮,原本一支筆只能賺兩分錢。以“華釧制筆”為代表的一批企業牽手動漫企業后,圓珠筆的利潤率提高了五六成。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悄然變身為文化創意之都,杭州這座千年古城如今有了更多吸引力。
友情鏈接: